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为动力,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热爱、尊重、相信学生,形成情感动力
“没有唯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以对学生的关爱为动力和基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冷峻的说教变成亲切的嘱咐,把严厉的批评变成趋势的鼓励,才能形成教学浓厚的感情底蕴。只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潜能。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让孩子们的灵性尽情舒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
感
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至关重要,如能充满激情,寓理于情,寓知识于生动,昂扬着奋发进取的精神,学生往往乐于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关于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使学生激起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特别注意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总理的故事、图片并展览,让学生感受总理爱人民的伟大情怀,感受全国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上课后伴随着庄严肃穆的音乐,“同学们,在一九七
六年的春天,我们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亿万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让我们一起去回顾,一起去感知那段历史吧。”同学们带着课前积累的情感去读课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为什么长安街头那么多自发送行的群众,体会出老奶奶那焦急而又耐心等待的心情,体会出为什么人们望着灵车,像有人在无声的指挥,不约而同地掉下眼泪。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投身于那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场景中去。“此刻,你就站在长安街头,眼望灵车远去,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些什么?”学生情感的泪花就会飞溅,学生的想像就会更加丰富。学生落泪了,老师落泪了,一声声哭喊,一声声呼唤,好像将我们带回了那一九七六年的春天。这样的教学设计,较好地超越了理性的讲解,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植自信心理
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当我问到:“通过学习,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说出你的理由来。”大多数同学都说喜欢蔺相如,也有部分同学喜欢廉颇,并且现由都非常充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以大局为重;廉颇爱国,知错就改,作战勇敢。正当我刚想宣布下课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赵王。”我和同学们都感到惊讶,教室里顿时也传过一阵“嘘嘘”声,那位同学脸红了。我为
了不至于让孩子下不了台,就问到:“你的观点很独特,能说一说为什么吗?”孩子振振有词,:“赵王起用蔺相如这样一个小官,说明他有眼力;他不怕秦王,敢去渑池会盟,可以看出他很勇敢,是一位好国王。”学生的回答让我惊讶,但又让人信服,我肯定了他,同学们都要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得到了自我肯定,发言时多了几分自信,消除了顾虑。使自己的思维在阅读训练中得到了拓展。
四、在想象和联想中释放情感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这篇文章叙述了贝多芬同情盲姑娘,被其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于是即兴为她弹奏《月光曲》的故事。文中对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是通过盲姑娘的想像来完成的,贝多芬感情的变化也正是寓于其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采取了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像。“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浪,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小组交流空前激烈,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我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钻破了轻纱。”“老师,我看到了月亮钻进了云层,听到了大海上风吼浪涌。”“老师,我看到了小女孩哭了,她也看见了月亮。”“我看出了贝多芬太激动了。”……学生
的发言精彩极了,他们多像置身于莱茵河边的小镇上,亲耳聆听见贝多芬弹琴,亲身感受到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这些丰富的内蕴,若不展开想像与联想是无法领悟到的。
五、设身处地,激发情感转
化
如教学《丰碑》一课,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课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联想,换位体验。
当将军得知眼前这位冻死的战士,就是自己刚才还迁怒于他的军需处长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怎样体会将军此时的复杂心情呢?我进行了这样的“假设”导读: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此时此刻他心中必有千言万语要说,然而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假如你就是将军,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学生通过这样转换角色的换位体验,深刻地体会到当时将军复杂的心情:既为有这样舍己为人的好部下而感到骄傲,更为失去这样的好部下而感到悲痛;既为刚才错怪军需处长感到愧疚,也对军需处长产生敬佩的感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融融乐趣。只有情感这条“根”扎深、扎牢了,才会有“枝繁叶茂”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的情怀、蓬勃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
延川县支教中心马新月
新闻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认知创造性思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