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让语文课“活”起来

来源:延安日报 2012-09-12 17:51   https://www.yybnet.net/

延川县南关小学张晓娟

据一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在开设的所有课程中英语排在倒数第一位,语文排在倒数第二位,这令所有的语文老师不得不惊讶。语文是我们的国语,学好它是我们每个国民义不容辞的义务,但现在大多数学生认为:上语文课实在没多大意思,上与不上一个样。难道真的一样吗?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下面就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一、旁征博引,使内容“活”

语文教材节选的课文都可以说是经典之作。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句、篇主题、结构等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探索作品的人文价值。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范例,以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为前提,引导学生主动查找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材料;如相关的字词、作者的生平简历、作者的成长轶事、文章的写作背景等信息,这样可以尽量改变以教材分析教材的平面化教学,课余还可以增添与文章内容、主题、形式相类似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对比、赏析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还可以适时地增设“文化快餐”,每节课拿出五分钟,开设“每课一成语”、“每堂一个故事”、“三分钟自由谈”等项目内容,合成一份丰富的“文化快餐”,只有这样经常性地不断拓展延伸,在内容上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血液”,才能激活语文课堂的内容,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创造性的艺术。例如,“口语交际”中关于纸的来历、历史、发展等自由说。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精心设计,使形式“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理清两个思路,课文写作“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思路,依据作者写作思路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的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

(一)巧设导语,引人入胜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曲,我们必须追求“曲起”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曲终”余味无穷,因此一堂课开头数分钟的导语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引出一副对联,欣赏一幅图画,紧扣“题眼”设悬等等都可以作为入题的切入口,好的导语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认真求知和探索,掀起一个个高潮。例如在学生《画杨桃》一文时,我首先用提问导课: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深入研讨课文内容,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适时点拨,这样学生既深入领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受到了潜移默化的个性教育,又学会了辩证看问题的方法。对于阅读课文,我也采取了以上的方法,先从文章题目入手,然后设计悬念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课堂效果相当明显,教师上课得心应手,学生听课也积极主动。

(二)选好突破口,大胆创新

教师组织教学大多受教材、教参的影响较大,这样也会湮没对课文丰富的思想的内涵的挖掘,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式,因此老师不能轻松地掌握知识,难以生动、活泼地发掘、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出,优化课堂组织过程。

1、小处着眼,突破主题

即抓住文章的主体内容,突破主题。例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课文中有三处难懂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三处,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我精心地设了几个思考题:杨梅是什么颜色的?它的形状是什么?味道是什么?学生针对这几个问题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发表自己的感悟,各抒己见,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挖掘了文章深刻思想内涵,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一节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理清线索,统一全篇

教材节选的范文,大多都线索分明,有以感情发展为主线的,也有以方位为主线的,只要让学生理清线索,分析文章就易如反掌。例如在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时,让学生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跟随作者参观,再加上个性化的朗读,又增添了文章更多的趣味,令人余味无穷。

三、大胆质疑,思辨“活”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因此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的习惯,让学生在寻疑的过程中分工合作,深入探究,同时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不失时机地巧妙质疑,甘作质疑典范。内容小到对课文字词语句的看法,大到对课文内容的布局结构提出不同的观点,更广泛是对课文的主题上质疑等,让学生在质疑之后,多方查证进行辩论,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向无限的学习时空、生活空间延伸,同时注重质疑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思维“活起来”。

四、课外广泛阅读,作业“活”

语文课外作业应尽量避免过多的机械抄写,而应该广泛的阅读,要求学生读一篇文章,积累一句名言佳句,写下自己对阅读后或长或短的收获及心得体会,然后教师及时组织课堂五分钟的自信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时候,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作文要破除旧规矩,从作文的命题到取材要“活”,只要学生能把握主题立意,尽量让其各尽所能,不统一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操作的局面,变得乐学,爱学。

总之,教无定法,要使每个学生对语文课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教是不教的目的,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艺术,充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使每节语文课“活”起来,让语文真正焕发出它内在的魅力。

新闻推荐

陕西科技大学赴延川县开展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本报讯(杨琦干雄焱)为了响应团中央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陕西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李抗担任领队,带领机电工程学院一名从事红枣加工设备研发的老师和12名来自不同年级的优秀大学生组成实...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永恒的师恩2012-10-16 23:07
评论:(让语文课“活”起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