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是延安的传统作物,也是优势作物,在榆林市旱作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延安市“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精神,做大做强“延安小米”品牌,加快榆林市谷子产业化发展步伐,延安市农科所组织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延安综合试验站站长、陕西省小杂粮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岗位专家、谷子产业开发公司负责人等一行六人,于2012年3月20-27日赴晋冀豫三省对谷子科研生产及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受益匪浅,启示颇丰。
一、考察地谷子产业发展现状
考察组先后来到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分中心-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世界谷子发源地河北省武安市及晋冀豫三省多个谷子加工企业进行学习考察与交流。每到一处,大家详细询问、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虽说只是了解到兄弟省市谷子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但感受仍然十分深刻,他们在谷子科研、生产、加工、产业化运作等方面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谷子科研水平日新月异
国家对谷子科研十分重视,先后投资建成国家谷子改良中心和国家谷子改良分中心,配备了各类高精尖仪器设备,开展了包括资源创新、生物技术、遗传育种、植保栽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经济在内的系统研究,各科研单位培育了大批谷子优良品种,研发了系列高产栽培新技术,开发了各种加工产品。目前,谷子基础研究已深入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层面,对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谷子生产,促进谷子产后加工,延伸谷子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谷子生产新技术已广泛应用
各谷子主产区与科研单位紧密结合,积极应用最新科研成果与技术,目前,谷子杂交品种、抗除草剂品种、化
控间苗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机械化播种收获脱粒技术等已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谷子产业的发展。
3、谷子加工技术与设备日趋完善在谷子加工技术与设备方面,有投资上千万元的世界一流的集原料清理-去石-脱壳-分离-分级-抛光-包装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成套加工设备,也有投资几十万元的半机械化加工车间。从原料粗包装到产品精深加工,谷子加工技术、工艺及设备日趋完善,不同的加工技术与设备生产出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
4、谷子产业化运营模式各有千秋各地在谷子产业化运营方面,模式多样化,如河北武安市采用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进行良种、化肥补贴,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公司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引导农民从事谷子生产的运作方式;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公司+科研+基地+农户+标准化+品牌”的经营方式;河南省洛阳市吕昌谷业有限公司采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指导,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支部抓协会,协会帮农户致富的农民专业协会模式。各种产业化模式都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
5、谷子加工产品多种多样
目前,谷子加工产品种类十分繁多、档次多种多样,除加工成小米外,小米锅巴、小米醋、小米营养粉等现已投入生产,小米营养酒、米豆冰淇淋、小米营养乳、小米营养早餐片、谷糠膳食纤维营养粉、米糠油、谷子秸秆草粉颗粒饲料等已研制成功,即将投入生产。单就小米产品来说,有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将军罐、青花瓷等高档瓷罐包装的高端产品,
还有各种抽真空小袋包装的礼盒产品、宾馆酒店专用产品、地方特色产品以及销往普通市场的大众化小米产品,可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6、谷子产业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从考察地谷子产业化发展状况来看,谷子产品大多供不应求,如河南省伊川县有18个小米加工厂,年加工销售小米近5000万公斤,仍然供不应求,且效益颇丰,每公斤优质米价格在20元左右,无论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从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方面,谷子完全有可能重新成为主栽作物和主要消费粮食,谷子产业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二、几点启示
1、发展谷子产业大有作为
在历史上谷子的确被认为是低产作物,因为同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相比,产量也确实相对较低。但建国60多年来,我国已采用多种手段育成谷子品种300多个,研究总结出了系列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不断用现代机械服务谷子生产,使我国的谷子平均亩产由建国初期的不足50kg,提高到现在的160kg左右,小面积单产突破600kg,充分说明谷子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谷子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稳产性强,加之种植谷子少用或不使用化肥、少浇水甚至不浇水,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作物,投资少、效益高、风险小。同时谷子作为特色作物和营养保健食品源,小米特有的营养保健功能使得近年来小米食品风靡全球,市场价格不断提升,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许多“煤老板”、“铁老板”纷纷投资谷子产业,谷子加工企业如火如荼,且效益十分可观,发展谷子产业大有作为。
2、榆林市谷子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谷子在榆林市各县区均有种植,2011年全市谷子播种面积28.1万亩,其中安塞县8.19万亩、宝塔区5.29万亩、延川县4.2万亩、子长县3.79万亩、志丹县2.34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晋谷21号、延谷13号、长生07、晋谷40、晋谷29等,种植地块零散,以山旱地及新整农田为主,地力贫瘠,肥料投入不足,平均亩产在130-140kg之间,高产田块可达450kg以上。与考察地谷子产业发展现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种植谷子主要为了自用,商品量不大;二是品种多、乱、杂,产量低而不稳;三是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条,种植效益不高;四是企业不大不强,带动力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
3、榆林市进行谷子产业化开发更有优势,且十分必要
首先,榆林市发展谷子生产具有地域优势。榆林市光照充足,雨热同季,与谷子对光温水的需求正好吻合,是谷子的适产区,所产谷子养分积累多、营养价值高,并且久贮不变,堪称米中佳品,延安谷子种植地多在偏远山区,山高水清,土质和空气无污染,所生产的谷子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其次,榆林市发展谷子产业具有历史传统。谷子是榆林市的传统作物,也是优势作物,在榆林市旱作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长期的生产实践使得延安人们积累了一整套生产、加工及食用谷子的经验,“延安小米”及其系列产品芳名远扬。
第三,延安红色革命时期,“小米加步枪”使得“延安小米”名扬四海,家喻户晓,也使“延安小米”成为“红色食品”,历史优势无可替代,在国内外市场独占鳌头。
第四,榆林市近年来大力实行小流域治理及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表明,谷子抗旱耐瘠,对氮肥比较敏感,是新修农田创高产的首选作物。另外,谷子抗旱耐瘠、稳产性好,在榆林市自然资源贫乏、土地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谷子仍是主栽作物,谷子的生产直接影响着该地区人们的生活,对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意义重大。因此,榆林市进行谷子产业化开发不仅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且十分必要。
三、榆林市谷子产业发展思路
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统领,以自然资源与红色优势为依托,以产业化开发为载体,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整合资源,加强协作,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强化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有机谷子,全力打造“延安小米”品牌。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重新认识谷子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力争使谷子产业成为北部县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从事谷子生产与产业开发,充分利用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优势,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打造驰名品牌。谷子在延安是“红色作物”,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匪帮”。我们要积极搜集整理有关档案资料,挖掘“延安小米”文化内涵,打造“延安小米”品牌。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农展会,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等手段,使消费者能认知“延安小米”品牌,提高榆林市小米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3、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利用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在榆林市设立综合试验站的技术优势,积极与有关科
研院所、岗位专家及加工企业合作,引进、试验与筛选适合榆林市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引进、探索与集成适合榆林市旱薄地谷子生产的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谷子良种生产和种子处理技术等增产增效技术,引进探索符合榆林市实际的谷子产业化模式,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及最新专利加工产品,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狠抓基地建设。尽快对榆林市谷子优势区的土壤养分和产品成分进行测定,找出优势所在。按照适当集中、规范发展的原则,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生产;扶持和发展优质谷子繁种基地和生产基地,走产业化开发之路;大力推广布局良种化、生产机械化、管理规范化等生产技术,带动和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做好有机谷子产地、产品认证,对生产基地统一生产标准、严把农业投入品使用关、强化检验检测手段,切实保障“延安小米”的产品安全、优质。
5、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延安小米”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进先进的小米产品生产线,全面整合榆林市现有的小米生产和加工资源,构建集良种繁育、科研、基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科研+公司+农户”谷子产业化模式,扩大规模经营,提升谷子产业竞争力,使之在全国小米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6、加大扶持力度。政府要在绿色、有机谷子生产技术应用、产业化开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予资金倾斜,调动广大农民、加工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榆林市谷子产业快速发展。
7、提升产品档次。积极研究开发“延安小米”系列食品的传统制作方法;立足国内消费,着眼国际市场,因地制宜地开发大众化食品、馈赠礼品、红色旅游特色纪念品等小米系列加工食品,努力将“延安小米”变成集方便、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多样化优质食品,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提高谷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⑧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延安综合试验站站长 袁宏安
陕西省小杂粮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岗位专家 刘小进
新闻推荐
延川县永坪镇小学屈海霞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生字呢?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收获。第一、比较识字,提高识字...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