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川新闻 > 正文

一群大学生的双休日生活 本报记者杜方远杨旭春高翔

来源:延安日报 2012-05-15 23:11   https://www.yybnet.net/

“狗妈妈”闫占云跟她的大学生“义工”们在一起。

为了响应学校学雷锋活动的号召,今年3月16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在星海楼“5·23”音乐厅门前广场,举行募捐专场演唱会,开展爱心捐款。当天晚饭后,学生们三三两两来到星海楼前,张挂的条幅上写着“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学生们为闫占云的“义举”感动着,他们纷纷捐献,把青春的憧憬和爱心表达得自然而庄严。有许多同学纷纷打问“义工”是咋回事?不少人表示也愿意利用双休日去做义工。

据了解,在该院的安排下,募捐者一方面在学院各班级宣传闫占云老人的感人事迹,筹集善款,仅2010级音乐系同学捐款达1159元;另一方面,学院2010级音乐系全体同学发起的演唱会吸引来了众多学子,学生们慷慨解囊。随后,募捐方陆续收到数目不等的捐款,共计8051元。

3月18日上午9点,该院的学生早早来到闫占云老人养狗的地点,学生代表将募捐来的全部善款交到了闫占云老人的手中。同学们还帮助老人打扫了院落。“一大早这些学生娃娃们就来了。”闫占云老人高兴地说,“这些学生都是第一次来我这儿,有的对狗还比较害怕。”她始终念叨着:“这些钱都是大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我代表狗娃儿们感谢大家。”

一名学生对老人生活方面的困难感触很深,在大家离开后,他留下来硬是给老人塞了100元钱。闫占云说:“经过多家媒体报道后,共收到2000多元爱心捐款,还有爱心人士送来米面等用品。延安市一家宠物医院还上门免费为这些流浪狗做绝育手术,市环保局的职工们还给狗儿买了一个大冰柜用来夏季存放食品用,我都不知该怎么感谢这些人。”

临走时,闫占云老人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学习不好的以后可不要来我这儿!”闫占云老师风趣的话语引来一片笑声。

筹划成立一个稳定的“义工”队

叶洋现在担任“延安大学百合环保协会”的副会长,并担任班长。他感到这个义工队伍还不稳定,于是,他决心发起成立一支更加稳定的义工队。以院系的名义和市环保协会合作,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宣传等形式招募志愿者,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保护延安流浪宠物的行列中来,把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传递下去。

闫占云说:“要不是因为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也走不到今天。你看这些延大的娃娃们,每个星期都来我这里帮忙,我真的可感谢他们了。娃娃们还总是怕我没时间吃饭,常常来的时候还带着菜、带着馍,到我这里一起做着吃,相处得像一家人。”

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的延安,街头往日成群结队的流浪狗不多见了。偶尔发现一只,大多数市民们最先想到的是“狗妈妈”闫占云。14年的坚守,闫占云已然成了义务解决城市流浪狗问题的先行者。

多年来,因为收养流浪狗,闫占云在历尽艰辛,遭尽白眼之后,大多的市民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满怀敬意。让闫占云欣慰的是,从2010年开始,每到双休日,延安大学的一群大学生义工走进她的流浪狗收养中心,帮助她搭建狗舍,清理卫生,喂养和照顾她的那些狗娃儿们。

火热的“打工”场面

今年春天,我们又一次来到了“狗妈妈”闫占云的“家”。这里地处万花乡锁崖村二村,在一处山坡前,一道简易栅栏把这里围成了一个“月牙形”的独立空间,只见依山而建的几间简陋房子前,150多只狗兴奋地跑来跑去,闫占云看着在院子里忙前忙后的一群年轻人,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闫占云一边给他们安排活,一边教方法,一边说具体的要求。这个与高楼林立的城市隔河相望的荒僻的小山沟,人来狗往,热闹非凡,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园。为照料和收养流浪狗,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联结在一起,组建了一个“爱心之家”。

闫超、刘坪楚、叶洋、钟显辉、韦青霞……这些延安大学的学生们,因种种机缘走进了闫占云的世界。每逢周末,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帮闫占云照料那些狗娃儿们。有的帮忙打水,有的帮忙清理垃圾、粪

便,有的打扫屋子,有的分配狗食,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帮闫占云修理那些好心人士赠送的电器。

“多亏了这些孩子们!”

来自连云港市的刘坪楚,是延大社会工作专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也是这项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她最早是从一个网站上了解到闫占云义务收养流浪狗的事迹,她来闫老师这里的时间也不固定,只要有空都会来,尽量帮闫老师减轻些负担。如果周末有课或有其他事,就不来了。

学生们眼中好像有干不完的

活,就像给自己家里做家务一样,每样事情做得认真、细致而周到。很快这里一切都变了样,干净、整洁、舒适。学生们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欢乐和笑声。闫占云时不时地劝他们慢慢做,歇歇再干。

院子里有一片菜地,今年的菜还没种上,地面上堆着厚厚一层狗粪便。闫占云解释说,夏季菜一上来,根本不用上肥,种类齐全的蔬菜比市场上的都好。沟后面的平台上,本来是准备建房子平整出的一块空地,在无力建房前年年都会种上菜和玉米,产出的东西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学生们想吃新鲜蔬菜和青玉米,很方便,闫占云说,对于这些充满爱

心的孩子们,她无从报答,能给他们煮一锅自产的玉米、南瓜之类的东西,看着孩子们吃得那么高兴、那么香甜,心中就感到无限宽慰。

今年69岁的闫占云常年照料这些狗,显得很疲惫。她说:“多亏了这些孩子,给我帮了好多忙。”而学生们也从闫老师的言行中受到教育,他们对闫占云有了更深的了解,理解她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明白了只有善待一切生命的人,才有悲悯情怀的道理。

回忆当义工的那些事

2010年10月5日,刘坪楚还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这天,她跟两个同学一起第一次来到了万花乡锁崖村二村闫占云的“家”。

刘坪楚说,当时的条件很差,闫老师就住在后面那个旧棚子里。顺着她指的方向,一间简易板房几乎摇摇欲坠,外面用破布和塑料盖着,室内地上铺着破旧的毯子,几只残疾的小狗正躺在上面。室内有火炉,狗儿们睡得很安逸。“就是这间房,曾是闫老师住了十多年的家!”刘坪楚的述说中有感动,也有酸楚。她说,最开始,她难以理解一个年近七旬的人为什么要舍弃本该优裕的生活,到这里与一群狗一起生活,但现在她明白了。

第二天清早,刘坪楚联系了几个老乡以及“延安大学百合环保协会”的十多个同学,来到闫老师这里做义工。当时,这里还没有水井,闫老师一个人推着架子车,上面装着塑料桶去后沟拉水。平时还可以,遇到雨天路滑,一个人拉着架子车就非常艰难,常常滑倒,装水的塑料桶散落一地。刘坪楚和她的同学们一来就承

包了这项工作,大家分工协作,很快就将大大的蓄水桶装满了。

“因为没时间又没有帮手,以前外界捐赠的一个帐篷一直没能派上用场,我们去了之后,想帮闫老师把帐篷搭起来,可谁也没搭过,就边摸索边干。搭好的帐篷成了小狗们温暖的家,大家心里好有成就感。”刘坪楚说。

快乐、充实的双休日生活

在延大鲁迅艺术学院读大二的闫超来自延川县,高中时就读于培植中学。上中学时,有次跟同学闲逛时偶然发现了离中学不远的闫老师的“家”。他说,当时很震惊,一个老人,与一群众狗为伍,又脏又乱,以为是一个养狗场,是做生意的。后来才发现这个老人是一个专门收养流浪狗的心地善良的老人。但那时忙于高考,没时间帮老人做些活儿,但老人的事儿他时刻牵记于心。上大学后,学业没高中那么紧张了,闫超又再次来到了闫老师这里,帮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现在,只要有空,闫超几乎每个周末都抽出一天的时间来闫老师这里帮忙。“其实,我们来了也帮不了什么大忙,就是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喂狗这些零碎活儿。现在这里有好心人出资打了水井,不需要拉水了,顶多就是帮忙抽个水,时间也就是一两天,还是闫老师最辛苦,她要成年累月地和这些狗狗们生活在一起,照料它们。”闫超说。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叶洋,一个来自湖南的小伙子,从大一入学开始,认识了刘坪楚,跟着她加入到了义工队伍中。“可能是处于保护主人的本能吧,有一次我的膝盖还被小狗咬了一下。看到闫老师一个人每天照顾这么多的狗,有时候一天都顾不上洗脸、吃饭。我们就通过学校里的百合环保协会招募志愿者,分批来这里帮忙。当时一共招了近200人,长期坚持的不多,但你来了他走了,每周都有人来。”

钟显辉来自广东,今年大二,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2010年入校军训一结束,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这里当起了义工。他把社会上赞助的破旧电视、电脑都修理好了。他拿着被小狗咬坏的插头和电线说:“回校后,再修理,修不好,找个能用的拿来。”他认为,在这里帮忙比在学校参加那些团体做的事更有意义。他认为,在这里做的虽然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看到能帮闫老师减轻负担,就感到快乐、充实。

韦青霞来自广西,今年大二,学的是新闻。她说是因为要完成一个采访作业,偶然知道了闫老师的事,来采访闫占云。“那会儿,根本不会采访,来了就知道到处找活干。”此后,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认识了好多热心人,有空就来帮忙。有次过端午节,她与叶洋、刘坪楚等6人带着材料来这里包粽子,下午才包完,拿回学校宿舍聚餐,剥开粽子,里面

新闻推荐

师爱在德育中的作用

延川县张家河幼儿园高海燕一、“师爱”与学生身心、智力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德育过程是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过程。学校德育工作从“教”的方面讲,主体是教师,客体是...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浅谈识字课教学2012-05-24 20:28
猜你喜欢:
评论:(一群大学生的双休日生活 本报记者杜方远杨旭春高翔)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