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闫涛记者李江峰)今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深入贫困村调查研究、摸清实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观念引导、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保障、精神文化支撑”的总体帮扶思路,并扎扎实实为特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该院以思想扶贫为先导,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包
村领导充分认识到包扶低收入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走访过程中多次与贫困户交心深谈,耐心劝说,让大多数贫困户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播种才有收获,促使其消除懒惰的恶习,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同时,激发村干部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发挥贫困村组织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经济扶贫为根本,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本着“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一户一法”的方针,包村领导结合本村实际,围绕产业发展酝酿了主打产业,并正在着手组织项目实施。市中院院长冯迎春包扶的延川县高家屯乡散岔村目前已启动了260亩核桃园种植、生产道路改造和土地整理项目,确定了10户养殖示范户。
以民生扶贫为切入,竭力保障特困群众生活。在抓好产业帮扶基础上,还注重从村民的实际困难出发,做一些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众,该院送去了面粉5000斤、大米2000斤、食用油1000升,并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落实低保政策,竭力保障每一个特困户衣食无忧。针对住
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积极推进危房改造和重建项目。针对治安环境,完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设立便民诉讼联系点。
以文化扶贫为关键,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对有条件实施劳务输出的农户,免费发放了《农民务工培训读本》,引导其参加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维权能力。对缺乏种植、养殖知识的农户,包村干部将主动加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在各个贫困村开展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班,积极动员农户参加农技培训。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娜杨琦干雄焱)4月20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仁爱基金为延川县离退休老干部捐赠1000辆自行车,充分体现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和厚爱。一直以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始终把保护人的生命...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