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长新闻 > 正文

走出大山天地宽 ——延安市灾后重建系列报道之一本报记者宋伟王强谷嫦瑜

来源:延安日报 2015-01-14 21:27   https://www.yybnet.net/

2014年岁末,寒风凛冽,延长县黑家堡镇贤村洼的村民,搬出了窄沟旮旯,住进了塬面安全温暖的安置新房。前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后,这些祖辈居住在山沟里的农民,彻底告别了“出门爬坡,赶集翻山,打雷下雨,提心吊胆”的苦日子。

贤村洼人不会忘记,全市人民不会忘记:2013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席卷了延安,全市144万多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在那场灾难中,3万多间房屋倒塌,5万多间房屋严重受损,74322户群众经历了痛失家园的人生浩劫。

2013年8月,大雨过后,全市紧急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如今,500多个日夜过去了,全市70%的受灾户已经搬进了新居,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一幅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画卷,正在延安大地惊艳亮相。

◆避灾重建让80万人大迁移

窑洞,是延安的地理代表符号,更以其“冬暖夏凉、成本低廉”的优点成为当地群众千百年来首选的居住方式。直到2013年7月,那场持续强降雨在摧枯拉朽般摧毁许多窑洞和生命的同时,也颠覆了人们对窑洞的固有认识。

延长县郭旗乡羊圈山村是一个悬挂在半山腰的村庄,该村32户村民几乎都住在土窑洞里,且土窑洞大都建在坡度非常大的山崖根。上世纪70年代,一场大雨过后,几孔土窑洞滑塌,一个8口之家遭受了灭顶之灾。几十年来,滑坡隐患始终是全村人的一块心病。虽然他们也想搬出大山,但是由于传统居住习惯

和经济状况的一些限制,建设新村始终没有变成现实。2013年7月25日,强降雨只下了一个小时,该村多数土窑洞滑塌,幸亏当地政府果断组织撤离,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再也不能在原地建房居住了,必须搬离拐沟和滑坡地带!”村民们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痛下决心。随后,他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灾后重建的“四告别”号召,整村实行避灾移民搬迁。就这样,他们离开了祖辈居住的羊圈山,开始在川道村王良寺营造自己的新家园。

2014年12月15日,记者在王良寺村看到,搬迁来的羊圈山村民已经

住进了新房。三排整齐漂亮的平房标准统一,龙门、院墙周边栽上了绿树,自来水接进了家家户户,村里还安上了路灯,一到晚上照得巷道通明。村民们坦言:“如果没有那场强降雨,我们可能永远难以搬出大山。”

与羊圈村一样,延安的许多村庄建在悬崖下,村民建筑以窑洞为主。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延安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十年九旱的日子一去不返,降雨明显多于过去,由此而产生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建在山体上的窑洞民居开始受到了严峻挑战。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延延高速公路将于今年九月建成通车

本报讯(记者屈雪娇)1月10日,记者从延延高速公路管理处了解到,延延高速公路去年完成投资53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投资完成89亿元,完成概算投资的75%。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安排,今年9月底,所有工程将全部完工,达到...

延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石子散落一地2015-04-12 21:25
猜你喜欢:
评论:(走出大山天地宽 ——延安市灾后重建系列报道之一本报记者宋伟王强谷嫦瑜)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