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本报记者张玲
白振华是延安市延长县黑家堡镇白家角村的一名赤脚医生。他爱岗敬业,四十年如一日不辞劳苦给十里八乡村民治病救人;他淡薄名利,为村民看病只收取一点药品成本费,对生活困难的村民甚至免费看病;他信守承诺,勇于担当,家境贫寒却为因天灾死伤的家属赔偿60多万元。
放弃前途,肩负重担,毅然走上了行医积德路
土生土长农民出生的白振华,1972年高中毕业后,放弃参军的机会,跟随知青学医,当起了赤脚医生。1977年,他被乡镇卫生院推荐到医学院校进修学习,但由于村上只有他一个乡医,如果出去学习,村上300多人和附近5个村的百姓就没有就医的地方,为此他毅然放弃了进修学习的机会,留在村上继续当赤脚医生,一干就是41年。白振华结婚的时候,因双方家庭都经济拮据、生活困难,女方父亲早逝,还有五个年幼的弟弟。白振华含辛茹苦帮助妻子带大五个弟弟,并看着他们一个一个成家立业。他三十年如一日扮演着姐夫和父亲的双重角色。在乡邻眼中,白振华既是一个博爱的人,又是一个医德高尚的好人。只要村里有人病了,不管刮风下雨,他都随叫随到,从没有半点怨言。为了治病救人,他耽误了自家农活,顾不上帮妻子照看儿女。心地善良的他向来只和村民收取一点药品成本费,没钱的村民,他就给免费治疗。“没想过靠看病挣钱,家里的收入主要是种地,虽然收入微薄,但我始终觉得给众人做点好事心里更坦然。”白振华坦然地说。
勇于担当,举家走上“还债”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7月22日的一场大雨使本来就贫困潦倒的白振华家庭雪上加霜,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当白振华和几个来帮忙的村民正将药材从漏雨的偏房里往出搬的时候,房子突然塌了,三个村民两死一伤,白振华盆骨粉碎性骨折,腰骨腿骨也多处骨折,幸亏抢救及时才保得一命。出院后的白振华不愿再回村里,只能借住在亲戚家,卧床不起的他只能靠半身不遂的老伴照看。白振华清楚不幸才刚刚开始,自己虽然瘫痪但好歹还活着,死了的那两个村民却与家人永别了。激愤的死伤者家属上门讨要说法,要求赔偿,病床上的白振华既无力又愧疚。“虽是天灾,但都是关系很好的乡邻,给我帮忙出的事,我有责任赔偿,但家里一直不富裕,儿子结婚了,女儿在读大学,老伴半身不遂两三年了,出事后看病又花尽了家中的积蓄,根本无力给他们赔偿60多万元。当时想自己还不如死了好,活着给家庭带来这么大的灾难。”白振华说。
纠结了几天后,白振华决定,举债赔偿这笔钱。“我行医积德一辈子,始终光明磊落,从不亏欠别人,即使举债会让白家几代人都翻不了身,这笔钱我也得赔。儿子很支持我的决定,四处借钱给死伤者家属赔偿,我为他感到骄傲,以后赚钱帮儿子还债就是我活下去的动力。”白振华告诉来采访的记者。白家角村监委会主任王新平告诉记者说:“白振华家这事处理得好,村里人都认可,说实话,如果他们当时不赔这钱,也能赖得过去,可这样就太失威信了。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白振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诚实守信”、“勇于担当”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发扬光大,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蕾)昨日,省纪委网站通报,延长县社区管理委员会卫生预防保健站因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问题被查,该县纪委对14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其中处理涉案人员8人,责任人员6人,主要涉案人员站长...
延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