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延安 今日安塞 今日延长 今日延川 今日子长 今日志丹 今日吴起 今日甘泉 今日富县 今日洛川 今日宜川 今日黄龙 今日黄陵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今日延安 > 正文

亮出“金点子”释放新潜能 延能集团禾草沟一号煤矿以党建引领创新发展纪实

来源:延安日报 2022-03-22 10:53   https://www.yybnet.net/

井下巡查

通讯员 张瑜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延能集团禾草沟一号煤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一矿)党支部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原则,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创新创效,真正让创新成果在企业“落地生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初心领航发展,党建引领创新。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禾一矿的科技创新得到了全行业和延安科技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纵裂隙发育软岩顶板小煤柱开采及围岩定量控制关键技术”入围延安市“十三五”创新成果,相关成果凝练形成“支护—围岩变形匹配机理及锚杆预紧力矩随检一体化关键技术”,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工艺创新增效益

“所有的工艺创新都必须打破传统操作方式,很容易引起职工的思想波动。当初提出应用小煤柱开采的时候,很多党员职工反对,觉得煤柱留薄了,相临近采空区积水和瓦斯不好控制,也容易垮帮造成安全事故。面对种种压力,我们禾一矿能做的就是充分调研论证,用扎实的数据说服干部职工。”禾一矿经理白世民说道。

为了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综合经济效益,2020年初,禾一矿提出应用小煤柱开采的工艺创新想法,煤柱宽度由30米缩减至5米,增加资源回收率。这个想法最初提出来的时候,大多数干部职工持怀疑、反对的态度,觉得风险太大,煤柱窄了,安全系数肯定会降低。

面对质疑,禾一矿党支部领导班子一致认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技术工艺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要紧跟高质量发展步伐,让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做好项目前期的调研论证,确保小煤柱开采有充足的应用依据,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禾一矿积极联系太原理工大学联合进行调研论证,充分掌握顶板岩石的位移规律,及时应用锚杆压力监测系统,使得调研数据详实、准确。经过前后多次调研和数据的不断完善,最终方案于2020年9月敲定,小煤柱开采工艺成功在15207工作面应用。

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很快便初见成效。根据2021年的生产经营数据来看,应用小煤柱开采工艺后,15207工作面比以往多增加了原煤产量9万吨,多回收了精煤4.5万吨;按照去年精煤平均售价1262元计算,为企业多创造了5600余万元的净效益。而在2022年,禾一矿也预计于5月下旬在总长为1600米的15205工作面应用小煤柱工艺,预计多回收原煤18.6万吨,精煤9.3万吨,按照平均1000元精煤的价格计算,预计为企业多创造经济效益9300万元。

在掘进施工的过程中,面对部分巷道支护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实际,禾一矿组织技术人员与太原理工大学反复深入现场,分析原因,调整了巷道顶板及两帮的锚杆锚索间排距,15207和15205两个工作面的支护优化节约了成本300余万元,支护效果明显得到改善,安全保障系数进一步提高。

“说实话,当时我们大多数干部职工都很反对,害怕安全没有保障。但是矿上已经下了决心,而且做了那么多工作,前后组织专业人员到井下现场调研有20余次。最后没想到这个创新给企业带来这么大的效益,也为煤矿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案例,这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禾一矿生产技术管理科科长朱国志说。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推动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除了小煤柱开采工艺,禾一矿还将在中厚煤层应用“110”工法。此项工作在去年已经进行过论证,如果运用成功,将预计为企业创造效益7500万元,巷道掘进费用节省260万元,节省工期四个月。

★技术创新降成本

2021年,禾一矿广大干部职工在全力推进矿井技改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新建的回风斜井和主斜井,需要进行山体开挖!”这是中煤西安设计院给出的方案。禾一矿支部领导班子认为此项方案不仅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而且会导致安全环保压力剧增。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成为摆在禾一矿支部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由施工方、托管方以及矿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0余人组成的“临时小组”成立了,大家团结协作,集中智慧,经过“头脑风暴”和现场多次勘察调研,历时一个月,“在回风斜井顶部用人工假顶做掩护,在主斜井井口边坡注浆”的方案获全票通过。“临时小组”将方案的可行性报告递交给设计院,设计院又反复进行调研论证,对局部细节作了调整。终于,此项方案成果开始于实践中运用。此项技术创新成功地避开因为开挖山体而带来成本投入加大和安全环保剧增的挑战,减少工期近两个月,节约成本1500余万元。在对回风斜井南侧边坡治理的过程中,利用重力挡土墙和桩板墙新技术可节省土方开挖40万方,节约成本600余万元。在对北侧边坡治理时,经过调研论证,使用脚墙护坡新技术,节约工期一个月,减少成本70余万元。

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让技术创新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企业内部,这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赋能,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永远有新的发力点。

井下有七条运输皮带,每个皮带必须安排一名司机进行专门启停,同时还得安排两个人来回巡检七个皮带的运行情况,这样不仅增加人工成本,而且灵活性不是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禾一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井下调研寻找解决办法。经过多方了解和查询,最终决定在皮带运输系统上设计安装集中控制装置,将单机启动方式改进为主机房一键启动。经过实际测算,技术改进后不仅单月岗位人工工资成本减少了约3万元,而且实现了无人则安、少人则安。

此外,禾一矿还创新设计在皮带机上使用永磁耦合器,不仅大大降低故障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该矿通过井下乳化液泵站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实现了远程集中供液,并且根据所需自动配比,改变了传统的“一面一站”分散供液方式,减少了泵站的搬迁和安装次数,提高生产效能,降低人工工作强度,延长设备的大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每年可节约维修成本340余万元。

★“小改小革”提效能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小改小革”看似是很小的举措,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优化工艺流程到减轻劳动强度,从降本增效到提高工作效率,“金点子”正在禾草沟一号煤矿闪闪发光,“真金子”正源源不断地从“金点子”中涌出。

2019年8月,党员杨维新任职禾一矿机电副经理。在工作过程中,他发现污水处理厂的减速器噪声特别大,严重影响职工休息,这也是困扰职工多年的问题。杨维新便多次深入污水处理厂查询原因,最终确定是因为油的融化程度不够,便尝试改进供油系统。他只花了四五百元就解决了困扰职工多年的噪声问题,有效降低噪声率70%,确保职工生活环境安全、健康。

由于井下所需管路挂钩增多,禾一矿机电科副科长钟文才便自主研发了管路挂钩操作台,大大提高了班组检修作业效率;锅炉房到办公楼的管网,钟文才将其由原来的五趟管路改为三趟,不仅加快水循环的速度,而且提高供暖效率,降低天然气费用;针对“刮板”长度不够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修复方案,最终经过焊、割、打磨,保证其长度、硬度、磨损程度都符合井下使用标准,一个“刮板”的维修成本不到50元,节约资金2万余元……诸如此类的“小改小革”不胜枚举。涓涓细流汇成海,每一个“金点子”都为企业生产经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下一步,我们将以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引领,以推动‘绿色智慧’转型为主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全员创新创效,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为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禾一矿经理白世民说。

新闻推荐

手术“零切口”健康又美丽 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三病区成功开展陕北首例经阴道腹腔镜全子宫附件切除术

本报讯(通讯员高小娥)“真是太神奇了,一个切口都没有就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李爱明主任和张士泰教授真是妙手回春,这下我终于摆脱...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亮出“金点子”释放新潜能 延能集团禾草沟一号煤矿以党建引领创新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