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延安 今日安塞 今日延长 今日延川 今日子长 今日志丹 今日吴起 今日甘泉 今日富县 今日洛川 今日宜川 今日黄龙 今日黄陵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今日延安 > 正文

史小溪散文创作观 建构艺术散文的生命境界

来源:延安日报 2020-12-06 00:39   https://www.yybnet.net/

关于散文,我想谈及三点,它也是我的散文创作观。

其一,散文是洋溢诗意的。

我赞赏文学评论家刘锡庆关于“艺术散文”的提法和它的创新。在我看来,艺术散文首先是洋溢诗意的,是感性、智性和诗意的完美融合(审美)。它对应的应是那些非艺术的通俗、纪实速写、文艺通讯,特写、日记、印象记、访谈录、杂文、知识科普小品、人物评传、回忆录等。从文体“审美特质”净化说,它应该从传统的那些芜杂笼统概念中分离、净化、脱颖出来,独树一帜。

散文这种独特文体,是一种更倾向于人内心世界的东西,它是心灵的映射。美国诗人艾略特说:“诗是用感觉来读的。”俄国散文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也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包含着果汁一样。”拉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用这样的表述定义散文:“散文是艺术的。充满诗的生动精华、澄清的气息,它是诗歌最复杂、最高的表现形式。”这就从根本上界定了散文这种高贵文体的审美规范形式。

散文家杨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曾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这其实是很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报刊上曾一度刊有很多彻底否认杨朔的文章。客观说,杨朔自有他的局限和悲哀。在那个概念化极左盛行的年月,“自我”的模糊或消隐,独立而自由的人类精神的屈辱——那也是整个时代中国作家的悲剧和局限。但是能够像杨朔那样,在一片概念化形式化的呐喊声中,“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的努力,还是极其可贵的。他的名篇《茶花赋》《荔枝蜜》无疑也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精美散文。

中国是诗和散文的国度,散文创作悠久、辉煌、灿烂,就像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大河。而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堪称是继汉开唐的真正“文学自觉时代”。这时的作家、诗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作,同儒学、道学、历史、哲学、法学、玄学……日益划清界限,文学的观念更加清晰。就诗和散文说,文本也逐渐走向纯粹,学术性逐渐减少,审美的自觉性凸显,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笼罩的劝教、说教、发表见解走向消隐,而文学性、审美和创作个性风格逐渐张扬,文学审美、灵性、感觉、物境心境,成了作家的自觉追求。散文家更注重抒写情志,抒情言志写意表识、清理交融张扬正气等成了一大特色。你可以比较《曹刿论战》《触龙说赵太后》《谏逐客书》《过秦论》等周代战国秦汉的篇什,比较曹操为首的“建安风骨”,他的《龟虽寿》《观沧海》;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嵇康风标独秀、放逐精神的乐曲《广陵散》《高山流水》;南北朝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敕勒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它们张扬的个性和自我的情感,自己对自然万物和社会纷繁的感受理解,与之前的先秦文学几乎完全分道扬镳……

可是我们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模糊背离了这些。

德国文学理论家维·茨·奥尔德里奇这样说过:“严格说来,艺术的任务根本不是要揭示事物的什么特征,而是要对人的心灵做某些有价值的贡献,否则它会同科学作徒劳的竞争。”所以说,艺术散文是一种独特的诗性颖悟,是鲜活的心灵感受,是激荡诗意的思考,是人之生命蓬勃延展的魅力,是人类生命的丰富演绎和张扬。

其二,是“地域散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也曾在沿袭模仿“散文三大家”的路上徘徊,当我清醒地意识到我的艺术生命在陕北后,我从汉江巴蜀一带的国家大工地回到故乡。

古希腊哲学家、诗人德谟克利特说:“具有一个好灵魂的故乡,就是整个世界。”我的陕北我的延河,那梁峁连绵河沟纵横,那些高粱糜子谷子豆子,那些荒凉的村落和勤劳憨厚顽强生存的人,就是一个具有好灵魂的故乡,一方具有好灵魂的血脉和文本。那气势激荡血性偾张的安塞腰鼓,那勾人心魂令人情怀迷醉的信天游,那红艳艳的剪纸以及北宋范仲淹镇守延安写的“延水正中出,一郡两城雄”的诗句!

她也是我的艺术生命之根,她更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举世瞩目的“中国革命圣地”!

我熟悉陕北的农耕起居语言习俗。我记得正月夜,初三的祭祀谷神(社稷)、初六的迎财神、十五的转九曲……家家砍一捆柴在窑院燃起篝火,老百姓看到飘飞的火穗及因温暖而苏醒过来的从院壁缝隙爬出的小昆虫,就会说今年糜谷要丰收了,玉米高粱的成色也不错!这是一方最隐秘的文化符号。

“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所以,我们要有深厚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脚下的一片土地,只有将根深深扎在自己的土壤,诗意地去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丰富浩阔的内心世界,才能获取她的丰富的涵养,鲜活澄清的气息,独具的精神特质,不屈的血性和生命激情。对我来说,陕北高原那种雄阔、凝沉、大气的意象,悲苦而顽强的生存意识,是如此强烈和震撼!

我现在还记着知青回乡时,三伏酷暑烈日下锄地,那蒸笼一样的庄稼地蒸腾赤脚的情景。哪能穿着鞋锄地?不把禾苗都踩死了?农民的脚掌都磨起了厚茧。我们刚从学校出来,嫩皮脚上又没磨出老茧!也才真正读懂了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足蒸暑土气,背烁炎天光”的含义!他受过苦,懂农人啊!现在,我甚至执拗地认为,懂得故乡,记住乡愁,温味故乡的那些欢乐和忧伤,对一个作家是多么幸运!所以这些年,我的散文大多是写陕北的。比如《陕北八月天》《黄河万古奔流》《陕北高原的流脉》……

我认为,地域散文应该努力穿透那种表象平面的民俗风情展览。地域散文除了它“各地皆无唯我独有”的风情风物,还要傲立于风情之上,有它深刻的寓意价值,像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哈依说的,“找到一种能跨越文化界限说话的声音。”从地域文化深层去挖掘她内蕴着的丰富精神源流,那里不仅仅打着深刻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胎记,更有其现代意识的思考,文化审美的包容性、开放性,全人类相通的那种精神向度和生命意识。否则,它将很难进入高层次的角逐。地域散文,比如我们陕北的散文,既要有属于中国北方陕北高原的特色,又要坚守我们华夏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普世价值的东西。

被后人称为“文曲星”、写出著名《文心雕龙》的我国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被誉“东方黑格尔”的晚清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是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散文走向的人物。他们在论述中早就说到散文“飞”的问题。刘勰在谈及作家的神思、情釆、体性、风骨、文采等问题时曾指出:“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翻成白话文就是:野鸡有着色彩华美亮丽的羽毛,但最多只能飞一百步,那是因为肌肉过多而力量缺乏。鹰隼一飞冲天,那是由于骨骼强壮气势雄健,可惜怎么说羽毛色彩都太单调,缺了华美,难博人眼球,算不得上乘。这两种倾向都是有缺陷之文。“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只有文采飞扬,文辞动人又富于风骨和寓意,才算是文章中扶摇而上的凤凰!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一书中总结了古往今来散文艺术的经验,精辟提出散文“情、理、志、意、气、识、辞、法”八个方面的问题。谈到“飞”时说,李白的诗“升天乘云,无所不之”“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这个“飞”,即是指意境的魔力。“形而上”的艺术精神飞翔力量。其实也就是“道”之大化之境,“象外之象”“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是从具体物象的“形而下”向精神境界的“形而上”的飞扬。它既是作家心路独特的鸣奏,又是升天乘云、共鸣人类的一种广阔声音。

当代一些有影响的散文,都无不在彰显着散文创作的高标。比如张承志的《汉家寨》《回民的黄土高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西部散文家周涛的《干爽的高地》《逃跑的火焰》,马步升的《绝地之音》,古岳的《走向天堂牧场的野牦牛》,铁穆尔的《苍狼大地》,刘志成的《待葬的姑娘》,汤世杰的《在高黎贡山》,李天斌的《泥土浴》……都是从文章到文学“飞起来”的艺术散文。

文学,就是人性、人的命运、物的命运及他们存在的叙事。文学,就是个人的生存状态、生命张扬的感觉。

我认为这些散文之所以不同凡响,在于作者探索生命、拷问灵魂、裸露心灵、凸显超我。以个体“生命”存在去体验、感悟“人”追寻理想、完成事业、渴求幸福以及生存途中与生俱来伴随的孤独、焦虑、忧患、失落等共有的基本感情,以求得和人类求“真”、向“善”、慕“美”,张扬正义、正气,呼唤良知等共同人性的相通,以沟通并共鸣于人类心灵。使人看到形而上的生命意义的价值。或力图传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亲和每一个生命的自然文化观。它宏大的文化视野、深沉的忧患意识及健硕的人格精神,也是对整个人类契合高度的仰望和呼唤。

三是散文家的独立文化人格、精神高度。

新时期40年人们呼唤“创作自由”,艺术的良知、真诚和独立人格,从“工具论”的“官本位”突围而出,已经少有粉饰、虚夸、颂歌一类。但当今的悲剧和局限在于,一部分人的人格是“独立”了,个性也凸显了,可是在滚滚物欲洪流中,他们却又陷入“商本位”观的泥淖,文坛和文人已被打上深深的商业烙印。就散文园地,看看一些人“贴近市场”粗俗无聊的“快餐散文”;铜锈斑驳的“商品包装散文”;琐屑轻浮打情骂俏的“小市井散文”;萎靡骄奢的“新贵散文”;饱食终日逗蝈蝈、打麻将,形而下的“闲适散文”……文学在这些人心里已没有高地、没有境界,他们只有金钱和欲望。他们的散文,更不要说诗意、精神维度和它的永恒价值了。

所以,对于散文家,我们不单要追求“独立人格”,而且人格要独立的高贵、尊严。始终恪守纯洁的文学精神,坚守文学的信仰与理想高地。

何为“大家”?散文“大家”的标志是:追寻精神家园,关怀人类命运。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再复说:“大凡伟大作家,他们总是既顽强地拥抱自我,也满腔热忱地拥抱整个人类世界!”我认为:一个作家,关心和深爱那些底层的弱者,走进弱者、不幸者和穷人的行列,满含对穷困下层、弱势群体的抚爱,关注他们的生存命运和境况,担当启蒙,应该是最起码的作为。

好在,当代一批真正的散文家正在对“艺术散文”做着自己的建构。他们坚守知识分子的人文良知,拒绝商品时代金钱的喧嚣和物欲的诱惑,以绝不媚俗的姿态抵抗浑浊的市声,希求以自己微弱的声音唤醒一个时代。

在艺术境界的天地,其实走出每一步都很难。有的人甚至终其一生都在原地踏步。就我,更喜欢那些心灵层面向生命层面运转的散文,那些展示人文与感性、智性与诗意完美融合,对人的心灵滋润、生命的拯救和超越,凸显生命格调和精神维度,执着于审美的升华,富有生存意识和生命体验的散文。努力写出自己的色彩和生命质量、精神境界来。

新闻推荐

人物并防 消除隐患

为了做好冬季安全生产以及进口冷冻食品冷链运输新冠病毒防控工作,近日,延安市公路管理局广佛寺超限检测站坚持“人物并防”...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史小溪散文创作观 建构艺术散文的生命境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