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雪
11月23日,一场初雪给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刘兴庄村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村民李春看着栏里喂养的十几头猪,让他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李春是刘兴庄村建档立卡户。多年来,妻子患病在身,李春只能靠外出务工供养三个孩子上学。“以前从来没想过养殖。”去年,驻村第一书记刘小青想让李春拿到5000元产业补贴,前提是得养5头以上的猪,李春并不愿意。刘小青认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想让李春一家彻底摘掉贫困帽,还得有产业支撑。
刘小青多次上门劝说,最终打动了李春,李春买了10头猪。“10头猪卖了好几万块钱。”看到养殖带来的收益,李春今年果断买了16头猪,一边养猪,一边务工,两不耽误。提及家里的生活,李春感慨万千,“以前我们家是危房,居无定所,一直租住在其他村民家”。2018年,经宝塔区政协多方协调,为李春家盖起了3间平房。同时,宝塔区政协还协调资金,给李春等贺团峪村小组16户家庭硬化了院落、建起了猪圈。
李春家的变化,是刘兴庄村的一个缩影。
按照宝塔区委总体部署,2017年,宝塔区政协包扶贫困村刘兴庄村。那一年,区政协干部朱维维任驻村第一书记。据她回忆,当时村委会只有三孔石窑洞,因年久失修无法使用。同年,区政协积极协调项目资金,为刘兴庄村新建党员活动室10间,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设备,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5套健身器材,并对村民的院落进行了硬化,屋顶、面墙都进行了改造,修建了猪圈、鸡窝、卫生间等。2019年,宝塔区政协又派刘小青任第一书记。
站在宽敞的文化活动广场上,刘兴庄村党支部书记曹海云说,以前村里开个会,都是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自从驻村工作队来到村上,村子彻底改头换面,村民也走上了致富路。
棚栽是刘兴庄村的主要产业。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蔬菜瓜果大棚43座。今年,宝塔区政协又协调资金95万元,为村里新建了13座大棚。村民曹习安从事大棚种植已有十多年,64岁的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3座大棚更是家里的重要收入来源。“多亏了刘书记帮我们联络亲朋好友,帮忙卖了许多瓜果。”让曹习安感动的是,刘小青还定期邀请蔬菜、畜牧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如今,只要在种植养殖方面有疑问,曹习安就可以直接联络专家答疑解惑。
今年5月,刘兴庄村种植的西瓜、小瓜即将上市,村民反映销售有些困难。驻村工作队多次到城区考察,找到人流量较大的路段,与宝塔区城管局多次协调,在西沟沟口、大砭沟、河庄坪设立农产品集中销售点,并购置了帐篷和桌子,制作了宣传横幅和销售展板,帮助村民破解销售难问题。
村民任生平种植了4棚西瓜、小瓜。往年,任生平都要将这些瓜果拉到批发市场去卖。“价钱低不说,很多市场去了还没摊位,总要担心被没收。”任生平今年在销售点直接销售,每次去都是售罄,少了中间环节价格高了好几倍。说起这些事,任生平喜上眉梢,再也不用发愁去哪里卖瓜果了。
据刘小青介绍,刘兴庄的瓜果备受青睐,缘于这里的农产品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在种植中,村民们大量使用生物肥——蚯蚓肥,不但富含微量元素,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植物补充营养,提升农产品品质,改善口感。经专家鉴定,用蚯蚓肥种出的瓜果维生素C含量是普通瓜果的3至5倍。目前,刘兴庄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蚯蚓肥种植技术。
“这是我见过最认真、责任感最强的工作队。”对于宝塔区政协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曹海云很是感激。近年来,在宝塔区政协主席朱国龙的率先垂范下,区政协机关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从转变思想扶贫扶志、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村医务室作用、持续关注贫困户子女上学难、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完成了刘兴庄村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转身。
新闻推荐
11月23日上午,西安市未央区法院依法对被告人贾延成等19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