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忠卫,男,笔名艾汀,生于上世纪60年代,曾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原在长庆油田工作,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延安分行。
作品简介
《别了故乡》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以作者10岁以前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用小说的结构、散文的笔法、诗的意境,细腻地描写了童年生活和陕北风土人情,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给一个普通家庭带来的灾难性的悲剧。
延安人书架
小时候,在我家门前不远的街上,有一家羊肉馆。从羊肉馆里飘出的诱人的羊肉香味,常常让我们馋得流口水。我们上学、买菜、挑水等等,几乎天天都要路过这家羊肉馆好几次,可是我从来没有进去过,更别说尝一尝里面的羊肉味了,那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
那时羊肉就像皇宫里的御膳一样,多数老百姓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很少能吃到。到底是什么人在羊肉馆里吃饭,我们不知道,每次路过,看见里面吃饭的人并不多。那时食堂大都是国营的,盈亏都由国家承担,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个赔赔挣挣的问题。
在见到羊肉馆之前,我记得只吃过一回羊肉。那是在乡下,狼跳进羊圈,咬死好几只生产队的羊,社员们一家分到一小块羊肉。当时外婆还健在,我记得外婆做了羊肉荞麦饹饦,味道香极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陕北民歌中有“荞麦饹饦羊腥汤,咱们死死活活相跟上”,可见这道美食的名气。
有一次,我们一群娃娃正在街上玩耍,看见邻居一家的孩子,用小洋瓷盆从羊肉馆里端出一盆羊肉来,大家呼啦一下子围上去,睁大发亮发光的眼睛,又闻又看,馋嘴咂舌,乱嚷乱叫,都恨不能抢过盆来美美地喝上几口。大家都羡慕不已,一齐护送着他走到他家门口,还不忍离去,有的倚在门上,有的爬在窗子上,想看看他们家是不是来了什么重要客人?或者他们家捡到大元宝,发了大财,才这么过奢侈的日子。实际他家一没来客人,二没有发大财,只是那天他父母狠了心买了两份羊肉汤回家尝鲜的。
为了自己能进羊肉馆里吃一回羊肉,我们一群小孩子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议论,大家绞尽脑汁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从家里偷出父母的钱来,有的说到医院去卖血,也有的说去偷去抢……反正主意五花八门,都不可取。但是有一个主意还是被我采纳了。我们住的那条沟,解放前有许多铁匠铺、铜匠铺,下暴雨发大水后,在水渠里有时能捡到铜渣,拿到供销社去卖,黄铜一两一毛五分钱,红铜一两两毛钱,挖得多了当然能进羊肉馆。但是谁有这个运气呢?
有一天,我的运气不错,在水沟里挖到一个银牌,有白杨树叶那么大,呈椭圆形,上面有花纹,一开始还以为是铝的,后来让不认识的上了年纪的过路人看了,说是银子的,是解放前有钱人家的小孩胸前佩戴的,拿到银行可以卖几块钱。我和邻居一个小伙伴一听高兴极了,就准备跑到十字街的银行去卖银牌,不想中途碰到一个腿有点瘸的大男孩,他看了一下银牌就拿去不给我了。这个瘸子就住在我们对面的山上,相互认识,但是很少在一起玩。他看见我们急急忙忙地跑,就问:“你们干什么去?”我想也没有想,就说:“我们挖到一个银牌,准备拿到银行卖去。”他要过去看了一下就揣进自己兜里了,我怎么要他都不给我。我知道自己没有他个子大、力气大,打架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又气愤又憎恨,幸亏他瘸着腿,走不快,也跑不动。我紧跟在他的屁股后面撵着他不放,而且哭哭啼啼牙疼似地嘟囔着,想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我跟着他走进商店,走进厕所,走到电影院。那时电影院正放映电影《火山爆发》,不让小孩看,这个大男孩就跑到电影院的后门上,从窄窄的门缝,看里面倒着的电影。我和我的伙伴就站在他的身后,寸步不离。他刚看了一会,就被电影院一个工作人员抓住他的领子,把他拎了起来,骂骂咧咧要把我们一起赶出去。我趁机向那人哭诉我的冤屈,我的伙伴也在一旁帮我证明,没想到那人是个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的好人,立马对瘸子说:“拿出来,还给这个小孩,难道你想抢人吗?从小就学得这么坏……要不然我把你交到公安局去?”瘸子怕了,乖乖地把银牌还给我了。
我高兴地拿到银行去卖。银行简陋的办公室里,坐着三四个工作人员在聊天,接过我的银牌后,相互传看了一番,问我:
“是哪来的?”
我说:“水沟里挖的。”
“卖吗?”
我说:“卖。”
他们说:“不拿回去让大人看一下?”
“他妈看过了,是他妈让他拿来卖的。”我的伙伴替我说,这个谎撒得很圆满,我很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银行工作人员用很小的一杆秤,秤了又秤,最后给了我一毛钱,我说:“大人说能卖几块钱哩!”银行的人说:“胡说哩,你这块银牌,太薄,分量很轻,不值那么多钱。”没有办法,我只好接过钱,走出银行,心想没叫人抢走就算不错了,一毛钱也是凭空捡来的。
我们走在街上,不知道买什么好。当时一分钱一颗糖,两分钱一个烧鸡爪(夜里才有卖烧鸡的),五分钱一个冰棍,八分钱一碗素汤面,一毛五分钱一碗肉臊子面,两毛钱一碗炸酱面,而一碗羊肉汤要五毛钱,我知道这点钱是进不了羊肉馆的。我很感激我的伙伴对我不离不弃,从头到尾陪伴着我,所以没等回到家里,就把一毛钱花了,我们一人吃了一个冰棍,心里都感到很满意。
后来,我终于走进羊肉馆,吃了一回羊肉。那是和病中的外爷一起吃的。
(选自周忠卫《别了故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艳记者宋伟)“下班回到小区后,我发现楼梯口、门把手、楼道里都已经被物业仔细消过毒了,消毒水气味也没以前刺...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