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黄靖斐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荡气回肠,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电影《音乐家》以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为原型创作,讲述了冼星海生命最后5年的漂泊历程。5月8日,记者在CBD万达影城观看了影片。影片中,冼星海在异国他乡的最后时光对家国怀有着浓烈的思念,动人情节戳中无数观众泪点。
聚焦漂泊异国他乡的时光
在观影之初,以为是关于冼星海一生的传记电影,或者是讲述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但让人惊讶的是,《音乐家》并没有选取他创作这首歌曲的辉煌时期,而是把镜头聚焦在他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时光。这段经历在冼星海的个人传记中常常是一笔带过,更没有在影视作品中呈现过。影片跟随音乐的旋律,选取了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如同“散文诗”般隽永,从画面色彩构图到背景音乐都非常有质感,称得上是一部工整的电影。
“半年之后我就能回来”,随着冼星海临别之际的一句承诺,他异国漂泊的历程就此开始。在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之后,一部以“延安与八路军”为主题的电影胶卷送往莫斯科显影,音乐家冼星海就是作为配乐和制作携带胶片被派往莫斯科。而这就是电影《音乐家》的开场。
由于战争,冼星海滞留在了哈萨克斯坦,在最艰难的时候,他得到了作曲家拜卡达莫夫及其家人的帮助,遇到了和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卡丽娅,度过生命中最后一段岁月。
哈萨克斯坦小女孩是亮点
影片的上半段摄影很突出,但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比如片头冼妮娜和素未谋面的卡丽娅一眼认出彼此、冼星海化名黄训流落哈萨克斯坦以及卡丽亚和“阔克”的感情……他承受着与妻女分离的“小家”之痛,更承受着祖国遭受战争洗礼的“大家”之恸。看到他孤身被阻隔在中哈边境线上痴望故土的身影,观众更加动容。今年恰逢《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80周年,电影《音乐家》获得冼星海女儿冼妮娜的授权,并特别选取了此段历史,为观众带来《黄河大合唱》的完整修改过程,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他的这段经历表达反对战争的主题。
电影《音乐家》的后半段,高能泪点密集展现。在冼星海思念女儿的部分,影片用平行蒙太奇的处理方式把两个“女儿”唱歌片段放在一起,感情很浓烈。哈萨克斯坦小女孩卡莉娅是影片一大亮点,使得剧情鲜活不沉闷。在战火纷飞的画面中,有一幕像极了《辛德勒的名单》。
胡军虽不文艺但有硬骨
演员胡军一改往日银幕硬汉形象,演绎起音乐家来,虽然文艺气质不是很有说服力,拉小提琴时优雅迷人、手握指挥棒时专注大气,倒有一番“铮铮铁骨”的硬朗味道,契合《黄河大合唱》里最激越的音符。影片中胡军有很多的俄语对白,为了饰演这一角色,他不仅学习了俄语,还拾起了多年不曾触碰的小提琴。
后半段在冼星海患病之际,胡军把冼星海对家国的思念放大到极致。影片中不光有战争的残酷更有艺术的震撼,冼星海最后在异国他乡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在音乐会上他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黄河大合唱》果然不朽,它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不由自主跟着唱,两个国家用蒙太奇手法闪回合唱的片段直接让人泪崩。这也是影片中最高能的时刻,把爱国情节如此艺术地呈现,非常不易。最后“姐妹”相见部分还是有点煽情,感觉应该像《钢琴家》这样的大师之作才配得上冼星海这段经历。
电影《音乐家》提前观影,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最后时光戳泪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雪记者何欣润)4月26日,延安市政协开展机关党委党务干部培训,重点解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市政协机关...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