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安新闻 > 正文

拎个马扎去听课

来源:安徽日报 2018-11-30 10:54   https://www.yybnet.net/

张道德

这些年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大讲堂”式教育,我听过不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但时间一久,能够深刻记忆的东西并不多。纵观这些讲课,一般都以大课堂方式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讲者提供的理论知识及信息包罗万象,并辅助以强大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归纳为“图文并茂+即时链接”。

近日到延安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建培训,我对讲堂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在短短的四天之行中,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等革命旧址以及梁家河新农村建设样板村。每到一处,在参观的同时,都会安排党校或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老师给我们讲课。

原以为上课必定在教室里进行。没成想,这次既没有教室,也没有课桌,每人发一只小马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凳子,钢制的腿、帆布条的面,中间对折,一拎就走。于是,一个奇特的景象出现了。我们每人手中拎着一只小马扎,每到一个参观点,随便找个空地,排成简单的队形,就开始上课了。

最初以为这种讲课,不过图个形式,随便忽悠几句。然而事实却让我惊讶不已!授课老师既无粉笔,也无教鞭,更无多媒体辅助。有的只是一个麦克风拿在手上,与我们相向而立。我们坐着,他站着,一站就是一节课。课程内容也决然没有千篇一律的提纲、枯燥无味的原理,而是讲者用心用情,结合场景,举例说事,娓娓道来,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故弄玄虚的说辞,却使得我们每一个听者凝神聚心、心无旁骛,更是随着老师的讲解而陷入深深的思考。

置身杨家岭革命旧址,仿佛走进一个遥远的小山村。这里,草木繁茂、土窑依旧。散落在窑洞近旁的有几座小房子显得与众不同,主要用于当时的中央机关办公,其中尤以 “中央大礼堂”为最。在这里,曾经召开过对我党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按原样陈设,桌椅斑驳依然,安详如常,让我们不经意地走进历史,感受当年会场的温度,仿佛就在身边从未冷却。

来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刘教授在“中央大礼堂”外的空地上给我们上了堂现场教学课。他从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说起,解读了革命先辈们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如何创造出生存奇迹、战争奇迹,指出这一切胜利的取得都是得益于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实现了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抚今追昔,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人民才是我们党的事业最大的支持者,牢牢记住“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 “四八革命烈士纪念馆”、“南泥湾革命旧址”等地,我们不仅重温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还聆听了教授们给我们上的室外党课。他们以翔实的史实为依据,选择最具细节的感人事迹,以深情的口吻,语调平缓却激情涌动,让每一位听者不由自主地融入到当年的战火纷飞中。

如果说党的伟大是在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战火中经受检验的,那么人民的伟大更是体现在那些默默奉献,异口同声跟党走的磅礴力量中。

延安之行,我们看了很多,但听得更多,在老师们站立的风采中,在红色历史片段的记忆搜寻中,在简陋却坚实的小马扎上,我们把延安精神牢牢地种在了心田。

新闻推荐

铁路公安代表聆听讲座学习健康养生保健常识

本报讯(记者贺卓)为助力延安市健康细胞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好地向辖区居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近日,农工党...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拎个马扎去听课)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