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安新闻 > 正文

吃住在村里 脱贫出成效 记宝塔区甘谷驿镇李家河村第一书记史健

来源:延安日报 2018-11-21 15:30   https://www.yybnet.net/

实习生 祁静怡 本报记者 杜子龙

“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这个后生,真是把李家河当成了自己的家!”提起第一书记史健,宝塔区甘谷驿镇李家河村村支部书记李建银竖起了大拇指。

自今年3月担任李家河村第一书记以来,史健从抓党建促脱贫、改善村内基础设施、谋划产业发展等一件件实事做起,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今年7月,他被甘谷驿镇党委授予“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摸村情,立思路,兴产业

史健来到村上后,入户走访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家庭情况,组织帮扶工作队开会研究讨论,他为每一户贫困户都制定了精准帮扶计划。

贫困户李永福,家有3口人,家境十分困难,全家主要靠种植少量玉米、蔬菜勉强维持生计,在一次农事生产中,他不慎腰部骨折,花费了大量治疗费用,家庭负债累累,2017年被列入贫困户。史健入户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迅速研究方案,制定了精准帮扶计划,他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协调扶贫资金,帮助李永福建起温室大棚。同时,他多次去就业局协调岗位,为李永福的女儿李成叶争取到村庄道路维护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可以领取1000元的工资。今年下来,李永福家的收入已经超出脱贫线,家里的负债也基本还清。

通过一次次的奔波与努力,在短短9个月时间内,史健已经为贫困户新建了温室大棚4座、大弓棚2座,争取到了3个公益性专岗、13家小额贴息贷款,落实养殖补助资金7户……李家河村的贫困户已经基本做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今年,又有6户贫困户主动申请脱贫退出,李家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迈进了一大步。

改设施,助生产,建家园

“既然来了,就一定要为群众多办实事。”史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他先从改善村子基础设施着手,积极争取资金,维修了2.5公里进村道路,为村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3盏,宣传栏5个、宣传板26块。针对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单一的情况,争取到健身器材3套,图书阅览室1间。

李家河村的水源是从山沟里引入的山泉水,由于村子里的蓄水池陈旧,输水管道老化,群众吃水有困难。史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及时起草项目申请报告,逐级申报,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修缮了旧的蓄水池,更换了输水管道,保障了全村的安全饮水。

甘谷驿镇的红薯远近闻名。史健到村任职后,通过考察调研,和村“两委”商议决定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从前种玉米、高粱、谷子的老传统,将红薯种植推广开来。他上报镇政府,争取项目资金,打造了500亩红薯种植园区,并在村上修建了红薯储存库1座。如今通过种植红薯,预计全村人均能够增收3000余元。

现在,村民们对史健越来越认可,他的办公室里经常有村民来反映一些问题,或者是拉拉家常、聊聊天。史健说,现在脱贫攻坚进入了关键时期,虽然任务愈加艰巨,可是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再苦再累也很开心。

新闻推荐

新课标下的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宝塔区第四中学高三政治教研组组长 王丽娟

2018年初,教育部公布的最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的讲话和文章等内容,对我们了解高考命题,明确复习方向,有很重要...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吃住在村里 脱贫出成效 记宝塔区甘谷驿镇李家河村第一书记史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