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延安新闻 > 正文

吴起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1年度陕西区域经济最具活力

来源:延安日报 2012-02-26 23:13   https://www.yybnet.net/

颁奖现场

吴起,一个奋发进取的县区,一个充满魅力的县区,一个超常规发展的县区。

曾经,吴起县被贴上了“延安的西藏”、“贫困县”的标签。近年来,勤劳朴实的吴起人民乘着西部大开发的“高速列车”,全心全意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凭借着石油工业的强力崛起,实现了“破茧成蝶”的华丽转身:连续六届入围“西部百强县”、蝉联“陕西十强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综合实力位居“西部百强县”第12名、“陕西十强县”第4名,2010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2011年被评为陕西区域经济最具活力十强县区之一。

回首“十一五”,吴起用飞速发展的活力、魅力与实力铸就如椽大笔,绘就了一幅逆势上扬的“奋进图”。踏上“十二五”征程,吴起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城乡统筹、实现富民强县为目标,按照“生态立县、能化强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的发展战略,广大干群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延安精神建设吴起,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持续发展意识,加快转变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全力向构建生态富裕文明和谐新吴起这一宏伟目标迈进。

生态立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齐飞

作为退耕还林第一县的吴起,在过去的“十一五”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累计完成新造林31.48万亩,完成补植造林91.6万亩,其中林分结构46.2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稳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有效巩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先进县、国家绿化模范县。

“十二五”期间,该县在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和效益统筹发展,坚持生态、效益并举的思路,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方式,大力实施沙棘、小叶杨、常青树、文冠果四个百万亩基地建设,以三点一线(县城、小城镇、中心村)为重点,在加大县城四山、公路沿线、村庄周围绿化美化,全面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并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林分结构调整,加强林草抚育管护,加大发展经济林管业和特色农业,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彻底解决环境要“被子”和农民要“票子”之间的矛盾,让生态建设成为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力。

能化强县“油花”引得百花开

近年来,吴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停地自省自励,明确地认识到了经济结构中,石油工业一枝独秀,导致经济结构单一这一突出问题,毅然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走了油气工业主导、新型能源接替,以石油工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一五”期间,吴起县从发展大局出发,采取“政策保护、感情争取、技巧操作、巧抓机遇”的办法,先后平稳拓展石油区块1190平方公里,资源面积增加了1倍多,达到2348平方公

里,为吴起乃至全市全省石油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实现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该县按照“支持石油、延伸能化、发展民营”的思路,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发展后续替代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确保后续财源稳定。牢固树立“支持石油企业就是支持县域经济,维护石油企业就是维护全县大局”的理念,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全力为境内采油企业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生产服务环境,支持石油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油气化工、新能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搞好油气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完成世纪金花集团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启动石油伴生气项目,积极争取100万吨天然气液化加工以及风能、太阳能发电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吴起,力争明年投入使用2-3个,五年内发展到5个以上,形成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的带领下,吴起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产业富民紧扣“三农”话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吴起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因素,因此该县通过调研、讨论,确定了通过走发展产业之路来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三农”难题。

在实施产业富民的实施中,该县积极围绕农民增收,紧抓延安市是中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积极参与合作分工,按照循环农业的要求,坚持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形成大农业循环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在具体实施和安排部署中,该县按照“畜禽主导、薯菜并举、杂粮补充、劳务增收”的思路,坚持区域化布局、多元化发展、精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加快以周长2万头肉牛生产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洛河川万亩蔬菜生产为主的棚栽业园区建设,发展以白于山区为主的养猪和马铃薯种植区,以子午岭山区为主的舍饲养羊和小杂粮种植区,以川道沿线为主的畜禽养殖区,形成了“两园三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地方区域特色产业。并积极开发石油劳务产业,全面推行钻

前工程本土化服务、属地化管理制度,通过组建有资质的劳务机构等形势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就地就近参与油区劳务项目,解决好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产业发展真正起到富民强县的成效,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城镇带动为社会经济发展“强筋健骨”

城镇化是偏远山区迈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追求现代文明进步的标识。作为曾经是国定贫困县的吴起,在致力走城镇化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努力打造完善配套的设施环境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县城控制区由原来的24平方公里扩展到109.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3万增至6万多人,城镇化率达到51%。成为一个净、绿、亮、美、新的山区生态文明城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县城、集镇、新村三级城镇体系,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互动,城镇化已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加速器”。

在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上,该县按照“做美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围绕城乡规划、公共服务、市场体系、产业发展、社会保障“五个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突出县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龙头地位,按照“准确定位、完善规划、健全功能、分片开发”的思路,坚持“中疏、东进、西扩、南拓、北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布局,不断拉大县城框架,扩大县城容量,提

升县城品位,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力争五年内县城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并抓住省市支持建制镇建设发展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项目,依据人口规模和分布,明确小城镇定位,注重基础产业培育,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剩余5个小城镇和2个城镇社区建设,提高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而且把小城镇的建设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发挥了集聚效应,促进资本与资源对接。积极构建城市与城镇、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商品链”、“资金链”、“信息链”、“人才链”、“交通链”,突破了行政区域之间、城镇之间、镇村之间的封闭状态,全方位促进城镇生产力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繁荣。

项目支撑高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项目就是一份带动力。要牢固树立抓项目的工作理念,建立‘不抓项目就是不抓发展,不会抓项目就是不会抓发展,抓不成项目就是水平和能力不强\’的评价标准,加大争项目、争投资工作力度,力争使全县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挤进省、市的大盘子。”吴起县县委书记刘天才如是说。

吴起县按照“项目支撑”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开发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不断优化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掀起一轮轮招商引资热潮,使吴起逐步成为一片开发开放的热土。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并举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对内开放并重的

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加强经济技术协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外经、外贸、外资工作,努力实现由单纯靠国家投资搞建设向多元化投资转变,由单向扶贫帮困向经济合作转变,不断提升全县经济的外向度。实施“全民招商”战略,牢固树立思想上要“敢”、方法上要“联”、资金上要“引”的全新理念,县乡村全面铺开,社会各阶层全面参与,二三产业全面开放,大中小项目全面引进,使全县上下形成一种“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招商引资的政策体系,制定了外商投资促进条例和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暂行规定,出台了《吴起县关于鼓励外来客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吴起县关于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土地优惠政策》等优惠政策,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个窗口”办事机制,在经营方式、注册登记、税收、征地、水电、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最大限度让利于投资者。实行县级领导带头招商、分工负责督促乡镇、部门招商和包扶重点项目制度,严格落实科级干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使招商工作层层有压力,人人有任务。依托本县羊肉、牧草、沙棘、山杏等资源,有针对性地采取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和网上招商及会展招商、举办投资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使招商引资在规模、领域、档次和质量上得到全面提升与突破。精心搞好项目的调研、论证、储备工作,加强招商引资的跟踪落实和督促调度,信守诺言,跟踪服务,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努力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吴起县正乘着西部大开发的浪潮,努力打造更

佳的投资“黄金台”,将有更多的“金凤凰”驻足吴起,落户吴起,并引领吴起经济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情系民生百姓幸福指数快速提升

吴起县下大力气推进教育、就医、住房、就业等事关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一项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一个个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实,编织起了一张民生保障网,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该县统筹发展城乡“六大”社会事业,在办好民生实事上下功夫。创办人民满意大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同步接轨、均衡发展,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企盼子女成才愿望;建设繁荣发展大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努力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城乡一体大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实行药品“三统一”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把县医院建成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以院养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创建优质服务大计生,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优质服务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行全民创业大就业,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城乡就业安置同等对待;实现均等待遇大社保,坚持“扶贫济困、雪中送炭,待遇均等、同保共享”的原则,逐步统一规范并提高养老、低保、五保、助残、大病救助等保障标准,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实现老有所养、困有所济、弱有所保,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发展大格局,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建设沐春风,长征故地荣光盛。今日之吴起,正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高扬统筹城乡发展的云帆,荡起了“生态立县、能化强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只只大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沿着良性发展的航向飞速前行,并通过办好各项社会事业,织起了网络民生的保障网,让全县13.4万人民在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文明新吴起的伟大航程中,沐浴着幸福的阳光。

新闻推荐

解决交通拥堵:学校关注老人和孩子,食品药品安全:首先是让机关能否错时上下班别让他们受冷落群众会识假、能辨假 本报记者干雄焱

食品、药品安全关乎广大群众的健康。但目前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普遍存在着装备不足、经费不足、监管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乡镇监管机构缺失的现象,造成了监管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市政协委员杜建...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吴起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1年度陕西区域经济最具活力)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