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的汗水,丰收的喜悦
3月21日,一个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陕西果业代表团首次走进广东湛江“广州舰”驻地,为南海舰队“广州舰”的官兵们赠上宜川苹果,表达老区人民对海军官兵们的问候。
同一天,一辆装载24吨延安·宜川苹果的货车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运往香港,这也是陕西苹果首次通过港珠澳大桥进入香港市场。
1947年,洛川县农民李新安从河南省灵宝县买回200多棵苹果苗,建成了延安第一个集中连片苹果园,开启了延安苹果规模化发展的序幕。人们也许不会想到,经过70多年的发展,苹果在黄土地上扎下了根,生生不息。如今,延安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中国苹果的风向标、世界苹果的聚焦点。
一颗苹果的“诞生”
“套袋时间家家忙,天还不明就起床,上地套袋趁天亮,露水留在脸两旁,不顾一切好好干……”洛川果农刘正全编写的这首长长的打油诗,道出了务果农民的辛劳。
早上4点,天还未亮,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果农孔繁星就和妻子起床赶往果园。他说:“果袋刚套完,要赶紧给果树施水溶肥,主要是促进苹果生长和第二年的花芽,趁着早上天还没有热起来,先施上一部分,下午天凉下去再来一次,中午果园里热得受不了。”
孔繁星有15亩果园,他和妻子两个人一天能打三罐水溶肥,全部完成需要4天的时间。他说:“光施肥一年就得三次,开春果花萌芽的时候,施一次复合肥,现在施一次,秋季苹果下完后,再施一次农家肥。”
“种苹果是个勤快活儿,施肥三次,打药也得六七次,开春打清园剂、开花前打防虫药、套袋前打杀菌药、套完袋后打波尔多液保护剂,之后还要根据生长情况再打防虫杀菌药……”孔繁星说,“每年拉枝、疏花疏果、套袋下袋忙不过来的时候,都得雇人,一个袋子套上9分钱,下袋要黑袋、红袋分两次下,算下来,一个袋子就要2毛多的本钱。”
“苹果是能挣钱,但也都是辛苦钱。”去年清明前后,延安市遭遇严重冻害天气。为了防冻,孔繁星连着三个晚上蹲守在果园熏烟、观察气温变化。他说:“那时候苹果已经开花,最怕冻了,每天晚上就住在果园里,直到天亮了才回家。”
“一颗苹果,从开花到结果要7个月左右,但这之外的时间,果园也要管护,基本上一年到头都在果园里忙活着。冬天苹果卖完后,还要涂白、修剪,从去年年前到今年正月,修剪果树就花了2个多月。”孔繁星说,“一个苹果的诞生,其实就是果农汗水的成果。”
“去年价格高,我的苹果5万斤卖了19万元,成本就有6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我们自己的人工。”46岁的孔繁星种植苹果已有20多年。他说:“辛苦是辛苦,不过只要挣钱,咱农民就能好好干。”
像孔繁星一样,在延安的山头、塬面上,成片成片的果园里都是果农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目前,延安市13个县区全部为省级苹果基地县,实现了基地县全覆盖,为陕西省第一,全国仅有。从事苹果产业达23万多户、近100万人,全市农民收入的一半、果农收入的70%以上来自苹果产业。
安全质优的“成长路”
世界每二十个苹果,全国每九个苹果,全省每三个苹果,就有一个是延安苹果。
延安苹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丘陵沟壑连绵,自然的恩赐,让这里成为全球苹果最佳优生区,全部符合日照、降雨量、海拔高度等苹果生长7项指标要求。
但这些远远不够,要脱颖而出,苹果的质量还得更高,也得更安全。
在黄陵县隆坊镇,贺春林既是一名果业技术员,还是乐堡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说:“种植苹果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一盒苹果只有12个,但要卖到120元。”贺春林拿着抗氧化富硒苹果包装盒自豪地展示着。据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2013年3月8日出具的测试报告显示,贺春林提供的12个苹果样本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平均值达59.3IU/g,比未经人工干预的普通苹果高出7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016年,贺春林在原来SOD苹果的基础上,通过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的方法,又培育出了抗氧化富硒苹果,成为SOD苹果的升级版。经过试验,贺春林生产出的1公斤苹果会含有13.6毫克硒(国家标准要求在16毫克以下)。
据贺春林介绍,使用含有硒的微量元素肥后,果树长势更好,苹果亩产量从之前的5000斤至6000斤提高到7000斤左右,并且年年稳产。“苹果的品质提高了,口感好,也为论个卖打下了好基础。”贺春林说,去年,他有6000斤苹果通过互联网销售,根据大小,每个苹果卖到了5元至10元。
为了生产出最佳品质的苹果,延安市从选择富士为主的优良品种、自繁自育的本土苗木,到创新符合当地的栽培技术、配套全面的基础设施;从制订“无公害、绿色苹果”两个技术标准到延安·洛川苹果十六个技术规范;从“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技术到全面实施“阳光壮树、沃土肥园、绿色防控、授粉增色、矮化栽培”现代果业生产新技术,延安苹果实现了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的华丽转身。
“好吃、营养、好看,还得安全,才算得上质优,也才能卖出好价钱。”这是贺春林的想法,也是多年来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形成的经验做法。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智慧城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拿出苹果包装盒上的二维码让记者扫一扫。随即出现果乡味美、果如其源等五大板块,一一点开,其中,除了有苹果生长环境、网店服务等内容,还有苹果种植人的信息,检测报告证书及防伪查询等。一颗苹果的所有生产信息都会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消费者一目了然。
“我们还在积极探索智慧果园建设,实时监控果园动态。”工作人员在电脑屏幕上随即打开一处果园的实时画面,高清镜头下,当前果园的生长情况清晰可见。
在最早种植苹果的洛川县,从种植、生长、管护早已形成规范和体系。
带皮吃、上户口、论个卖,是洛川县围绕提升苹果核心价值精心打造的“三篇文章”。为提高果品安全,建立健全了保障体系,洛川县每个乡镇都建立了苹果质量检测站,并从2008年开始,使用详细记录农药使用、施肥、苹果套袋等生产环节的《果园生产档案管理手册》。2014年,又制定了《洛川苹果技术规范》,确保全县苹果生产从苗木培育、建园栽植、日常管理、苹果营销等流程实现标准化管理。同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在县城设立苹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10个企业、20个合作社建立农残监测点,形成了苹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建立了农产品(苹果)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提倡企业使用包含苹果生产和质量安全信息的二维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目前,在洛川县农民收入95%以上来自苹果,依靠苹果,洛川60%的农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12%的农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76%的农户拥有小汽车……
跨入后整理的“成熟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结合延安实际,制定出台了《加快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发展决定》《延安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促使苹果产业开始由南到北、由小到大、由零星到连片的快速扩展。
经过多年发展,延安市苹果产业种植面积、单位产量等都已达到或接近“天花板”,依靠农户分散经营和扩张规模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只有通过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来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通过品牌运营提高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同步、农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兼顾。
2018年,面对50年不遇的花期冻害,全市苹果产量仅为289.2万吨,较2017年减少了34万吨,但是,产值达到历史新高128.7亿元。
为何比2017年产值还增加27亿元?除了冻害带来的减产价高,更多是得益于延安市通过积极推进分批采收、分级销售、冷藏冷运、品牌营销等后整理措施,实现了减产不减收。
在宝塔区柳林镇南庄河村,几户村民聚到一起正聊着天,看到村党支部书记高祥走过来,便纷纷说道:“书记,今年我的苹果长得不错,也要上选果线”“我的苹果也上”……
为何要争着抢着上选果线?高祥说:“因为上了选果线的苹果,平均每斤的价格能高1块左右。”
2018年,柳林镇九沟村建起了一条选果线,距离南庄河村只有4里路。
“政府鼓励咱上选果线,让苹果卖上好价钱,但群众一时不理解。”高祥说,“毕竟果农没有见过选果线,咱们雇工人选了多少年的苹果,现在突然出来这个机器,怕碰坏,又怕挑得不好,影响收入。”
为了让大家心里有底,高祥带领果农多次前往企业考察,并第一个将自家一万斤的苹果都上了选果线。他说:“结果选下来,我的苹果卖了近4万元,这要放以前,最多也就3万元。”
“省时省力还价格高,上选果线一个小时就选好了,如果走通货,至少得选三天。”高祥说,“果个、糖度、亮度、色度、霉心病都能检测出来,分级分选后,按照不同的价格售卖,不存在坑农民。”
在高祥的带动下,全村有16户果农的苹果上了选果线。
果农刘院庄说:“省去雇人、用人等中间环节,只需把自家苹果运到选果线车间,好苹果的价格肯定好。”
果农从中受了益,企业是否拥有智能选果线也成了果商和高端市场是否选择合作的重要因素。洛川县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苹果销售及出口为核心,集苹果种植、收购、加工、冷链储藏为一体的苹果全产业链运营企业。自去年9月份投入使用智能选果线以来,依靠精细化的分选标准,不仅让原来单一的产品模式发展成了16个等级的产品,不到一年的时间,客户群体较以往也有了较大幅增长。目前,全市建成智能选果线56条,冷气库总贮能达到102.17万吨,有果品精深加工企业15家,组建冷运公司18家,购置冷藏运输车42辆,为苹果产业通过后整理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果农实现了收入倍增。
记者手记
“你想采访苹果产业?没问题,想去哪里看果园都成,咱们延安到处都是苹果树。”
正像市果业局的工作人员答复的这样,记者所到之处,苹果树长满山头田间,劳作的果农们把青春和时间都献给了苹果园。苹果产业的发展,让许多农民买了车,买了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从“种地真苦、真累,还不挣钱”到“当农民让我有自豪感”,从“土里刨食”再到“地里生金”,果农们品尝着在黄土地里自己亲手种出的幸福。
但这些幸福里凝结着的都是辛劳的汗水。烈日炎炎,果农们往往一忙就是一天。采访中,果农孔繁星说,进入夏季以来,他每天都6点前起床,正是苹果生长的季节,施肥、打药、套袋……忙不完的事情,如果到了苹果收获的季节,更是工作达到近10个小时。在延安广阔的苹果园里,近百万果农们都和孔繁星一样辛苦和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饱经风吹日晒,他们的皮肤大多粗糙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
“不过,虽然辛苦了些,但心里有劲,种在地里就是钱,咱也没别的本事,生活全指望苹果了!”采访中,一位果农对记者说。
延安苹果越来越好,百姓对苹果产业也非常珍视,不管多么辛苦,一年三次施肥、五六次打药,冬天拉枝修剪、夏天套袋下袋、春秋疏花疏果售卖……按部就班,辛勤劳作,果农们才收获了秋天果园里的累累硕果。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苹果产业规模的扩大,果农们也在不断做着新的尝试,在提质增效、苹果后整理方面不懈努力!
期盼苹果产业越做越大,期盼一些新技术能够早早地应运而生,为这些辛劳的农人们减轻劳作的负担,当然,我们更期盼延安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甜蜜!
新闻推荐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实习记者郭媛媛5月27日,全国网络媒体陕西农业特色产业3+X主题活动来到陕西省洛川县,走进洛川苹果现代产...
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