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帆杨桦冯妮娜)针对群众反映的“子女上学难”、“教育质量与群众的期盼有差距”、“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太大”问题,洛川县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彭安季、县长王明智等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乡镇村组和教育教学单位了解实情,教育行政、教学研究等部门单位组织人员进行蹲点调研,寻求解决办法。
该县教育局集中10天深入42所基层学校,开展“沾泥带土”驻校、蹲点“接地气”活动,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进班听课,走访教师、学生、家长等方式,广泛了解百姓的教育诉求,收集到各方面意见建议170多条。根据群众的教育诉求和县情实际,县上下发了《关于提升教育质量工作的意见》,确立了“学前教育保领先、义务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提质量、职业教育创品牌、特殊教育争示范、民办教育促发展”的发展目标。
《意见》中提出了以做优做强学前教育,夯实义务教育基础,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为指导思想。学前教育工作由硬件建设向规范管理、形成特色、打造品牌转变,逐步实现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学前免费教育;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加快推进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科学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逐步建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配置、校舍建设、条件装备等保障机制;高中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自主管理,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形成多渠道升学、多样化成才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职业教育着力打造苹果、畜牧和红色旅游三个国家重点专业,抢抓国家高职学生招生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洛川苹果学院的区位优势,扩大教学规模,同时整合县域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多渠道引进和培养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同时,该县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使民办教育成为全县基础教育有益的组成部分,形成全县公、民办教育良性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该县继续加强教师队伍、校长队伍、管理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全省学前教育先进示范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颁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在全市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小学、初中,义务教育质量进入全市前列。洛川中学进入陕西省示范化高中行列,全县高中教育质量跻身全市前列;县农职中成为辐射延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果畜产业人才培训和输出基地;建成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示范县。
为确保这一目标顺利实现,该县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主要负责人的洛川县提升教育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定期专题议教制度,县人大、县政协每年对教育工作进行一次调研视察,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落实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以上;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充分发挥部门、行业、社会团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和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C⑧
新闻推荐
农业保险杨红亚制图“交十年保险,有一年受灾就顶大事了。”提到农业保险,洛川县永乡乡冯家村村民冯海洋说。冯海洋从1988年开始种苹果,从起初的3亩果园,到如今已发展至17亩。2007年,洛川县开始推广农...
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