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延安 今日安塞 今日延长 今日延川 今日子长 今日志丹 今日吴起 今日甘泉 今日富县 今日洛川 今日宜川 今日黄龙 今日黄陵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今日黄龙 > 正文

仪志愿:在荒山里淘金银

来源:延安日报 2019-09-07 10:51   https://www.yybnet.net/

“我是退耕还林政策最大的受益人!”说话的人名叫仪志愿,是黄龙县丰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仪志愿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吃过苦,受过罪,明白是土地养育了农民,也了解农民世代辛勤耕作却依然贫穷。

为了生活,1990年他外出去打工,经过几年奔波,因为自己的勤快、朴实、诚实得到朋友的帮助,也捞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却依然无法忘记故乡。1997年,仪志愿在黄龙县流转土地4000亩,计划发展种植业。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他把不便于耕种的1600亩土地全部退耕,发展林下经济。

对比以前的生活,仪志愿用了翻天覆地来形容这种变化。“我通过在外面打工、做生意,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现在,我还想在大山里面,在黄土地上挖到我的‘第二桶金’。”仪志愿说。

随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启动,2012年4月,仪志愿成立了黄龙县亿丰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退耕还林地的1609.5亩核桃园进行了改造,换掉了品种杂、效益低的核桃树,新建了精品核桃园。目前,仪志愿的核桃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150多亩。为了更好地提高核桃质量,他专门聘请了农业专家进行科学管理,现在核桃年产值可以达到300多万元。同时,仪志愿还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畜牧养殖项目,建成标准化羊舍4栋,仅2018年就收益800万元以上。

饮水不忘掘井人。仪志愿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于2015年和当地群众成立了黄龙县丰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千只羊场和2000多亩优质核桃园为依托,采取“农户分散养殖和种植,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措施,辐射带动周围的养殖户和种植户,科学种养殖,联合经营,共同致富。

“我们合作社核桃的品质是一流的。从田间地头的生产管理,到成熟采收的加工,以及收购外销等各个环节都是‘一站式’的服务网络。另外,还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大力宣传和推销合作社的核桃产品,做大核桃品牌。”仪志愿说。

针对合作社社员的核桃品种老化的问题,仪志愿在2016年又出资100余万元,聘请专家免费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核桃接穗,优化了当地核桃品种。如今,合作社每年都为广大果农和社员带来了显著效益,成为了广大农户和社员的“绿色银行”。黄龙县丰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被黄龙县核桃局授予“优良核桃示范基地”,被延安市科技局授予“专家大院”,被陕西省授予“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被农业部授予“部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除了丰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外,仪志愿还有一个亿丰家庭农场,它是一家集养殖、种植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2016年,家庭农场实现利润1600万元,并带动了周边400多户群众进行农业生产、林下养殖,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仪志愿说:“我们这里本来就是贫困山区,交通不便、消息不畅,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引导村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上种玉米收入很少,咱们栽上经济林,山绿了,也美了,经济收入也高了,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

在亿丰家庭农场打工的67岁黑牛窝村村民解金栋对记者说:“我以前家里条件不好,维持家庭开支和娃娃上学的钱都拿不出来,我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人家也不要。现在好了,土地流转了,我一年的收入比以前还翻了一番呢。”

“我在山上投资,是因为我相信靠这个我能够挣钱。我想把自己的4000多亩退耕地全部做成经济林,搞林下养殖和景观树,从荒山里面寻找金银。通过以农养农、以林养林,让山绿了,人也富了。”说起将来的打算,仪志愿充满信心。(本报记者 乔建虎)

新闻推荐

黄龙县召开中华蜂城项目推进座谈会

8月29日,黄龙县召开中华蜂城项目推进座谈会,会议就中华蜂城项目推进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洽谈。黄龙县委书记王云祥出席会议并...

黄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仪志愿:在荒山里淘金银)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