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延安 今日安塞 今日延长 今日延川 今日子长 今日志丹 今日吴起 今日甘泉 今日富县 今日洛川 今日宜川 今日黄龙 今日黄陵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今日黄龙 > 正文

致富路越走越宽 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龙县崾崄乡产业发展带富村民

来源:延安日报 2019-08-27 16:03   https://www.yybnet.net/

?●马蹄掌村村民种植有机菜花喜获丰收

通讯员 张晓颖 白杨越 本报记者 延媛

“我今年种了100多亩有机菜花,每亩最少能产3500斤。按照市场价来算,一亩就能收入3000多元,今年预计能收入25万元左右,日子是越过越美。”提起发展蔬菜产业,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种植户杨红军信心满满。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崾崄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蔬菜种植,通过种植大户的典型带动,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安全蔬菜,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走出了一条“围绕蔬菜调结构,依托蔬菜建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此外,该乡因地制宜发展香菇产业,成功打造了高泉子及药王庙两座香菇基地,专门成立了崾崄乡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同时吸纳附近群众到基地就业。

高泉子村香菇养殖基地负责人王付莲介绍说,她从2014年开始在马蹄掌村发展香菇养殖。自从加入崾崄乡食用菌农民种植合作社以来,不断扩大香菇养殖规模,现有香菇37棚,纯利润一年可达70万元,并带动本乡7户11人加入香菇养殖,她也成了这些养殖户的技术顾问。去年她建成了集菌种操作间、接种室、灭菌房、自动化生产设备、培养室为一体的食用菌自动化生产车间,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多个环节有序衔接。

2016年,王付莲产业规模扩大时,就开始雇用贫困户来打工,目前她工人中有5名贫困户。正在干活的贫困户周青瑞说:“我每月工资2000元,每天还管三顿饭,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截至目前,马蹄掌村共种植大棚76座,其中出菇大棚54座,菌棒15万棒,年利润达到150余万元。

除了发展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带动也是马蹄掌村振兴乡村的重要战略。

自从发展全域旅游以来,马蹄掌村就在渭清路旁的旗杆庙村建设“龙腾园”,各种美丽的花卉给过往游客留下美好印象,也成为黄龙人夏季纳凉消暑的好去处。每年的中秋节,这里成为游客汇集观景赏月的最佳去处。旗杆庙村村民也趁机办起了小卖部,开起农家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现在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了,我就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农家乐,一天轻轻松松挣几百元,比打工强多了。我用的是自家房子,免去了房租,成本也低。”旗杆庙村村民王飞说。

不仅如此,马蹄掌村趁着县里发展全域旅游的好政策,积极协调争取旅游项目,将千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马蹄掌村。

如今,走进民族风情园,红黄蓝白色彩亮丽的蒙古包在茂密的槐树林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健壮的马儿在悠悠草地上自由自在奔跑着。

“现在跑马场供游客骑的马有8匹,两辆马车。今年新建了1个观景台和6个蒙古包,计划发展蒙古包部落,让游客体验蒙古包住宿的别样风情。另外,我们还修建了一个射箭场和娱乐场,让外来游客真正享受吃住行一条龙服务。”千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成介绍说,打造乡村旅游,村民可以就近来打工。去年,村民在跑马场干活,一天120元,一个月有3600元的收入,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从蔬菜种植到香菇养殖,再到发展乡村旅游,马蹄掌村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越来越有奔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绿色发展敲开黄龙百姓致富门

本报记者周生来“苜渠蔬菜是个宝,特殊气候适生带,豆角甘蓝遍地载,韩城山西到处卖……”一首苜渠村产业“致富歌”,唱出了苜渠...

黄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致富路越走越宽 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龙县崾崄乡产业发展带富村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