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黄龙新闻 > 正文

李喜军的大闸蟹致富经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8-16 06: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晓军 通讯员 刘杨阳

崾崄乡是黄龙县北部的一个小乡镇,拥有全县面积最大的油松林。在人们印象中,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但崾崄乡却不止有郁郁葱葱的林木,白城桥村还有一池一池的大闸蟹,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新兴产业。

7月30日,记者见到了大闸蟹养殖大户李喜军。“10月上市时,大闸蟹能长到半斤左右,一只可卖50元。”正在喂养大闸蟹的李喜军笑呵呵地说,“2015年,县上引进大闸蟹(中华毛蟹)养殖,在别的乡镇没有成功。2016年年初,我开始在白城桥村养殖,最后成功了。”

经过两年半的大闸蟹养殖,李喜军已是黄龙县大闸蟹养殖大户,有八个池塘,年均收入15万元。李喜军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将养殖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群众通过入股增收,使大闸蟹由单户养殖向区域性养殖发展。

2016年2月,李喜军响应崾崄乡政府扶持发展大闸蟹养殖的号召,毅然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饭店和农资销售店,回到白城桥村。在县水务局和乡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投资18万元建起两个池塘开始养殖大闸蟹。李喜军在跟着技术员学习养殖技术的同时,还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第一年养殖就获得成功。

看着池子里的大闸蟹一天天长大,李喜军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是第一次养殖,销售怎么办?正在他发愁之际,县政府送来了专门的包装盒,乡政府也派人来了解他的大闸蟹养殖情况,还帮忙联系销路。结果大闸蟹还没出池子,就被预订完了。

一算账,李喜军第一年就挣了四万多元。尝到甜头的李喜军,2017年建了三个池塘,2018年又建了三个池塘。现在,集中连片的40亩池塘已成为白城桥村的一道风景。

黄龙县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水质清澈无污染。采用优质山泉水实施微水流生态养殖的大闸蟹品质上乘、膏脂丰满,深受市场青睐。随着产业越做越大,李喜军设计了自己的包装盒,又定制了随盒附赠的剪刀、食用配料等。

看着李喜军靠养殖大闸蟹致富了,村民们也都跃跃欲试。李喜军便主动为村民无偿做起了技术指导,并自愿将自家池塘定为村上的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示范基地,热心给村民教授养殖大闸蟹技术,并承诺帮忙销售。“一个人富了不算什么,能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才有成就感。”李喜军说。

随着参与养殖大闸蟹的村民越来越多,李喜军牵头成立了黄龙县寿峰寺水产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吸收了62名社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17年,村民谢加飞、史松林、李怀德各投资一万元,年底每人分红3000多元。今年2月,池塘放蟹苗时,村民李喜斌也投资三万元,估计年底能分红一万元。

在养殖大闸蟹的同时,李喜军计划向冷水鱼养殖、垂钓园、农家乐等方向发展,打造“一条龙”式营销。他说:“我计划在县城开一家水产销售门市部,再开家网店,跟村里人一起把养殖、包装、销售一整套产业链建起来,带动更多人就业,促进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李喜军的成功,带动了黄龙县三岔、白马滩、瓦子街等7个乡镇的群众也开始养殖大闸蟹。目前,全县大闸蟹养殖面积已达425亩,大闸蟹成为黄龙县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新闻推荐

省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将举行

本报讯(记者王战荣)昨天记者从陕西省体育局获悉,2018中国·延安·黄龙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超级越野挑战赛暨“爽游黄龙避暑季”...

黄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排查渣土车2018-08-15 16:05
猜你喜欢:
评论:(李喜军的大闸蟹致富经)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