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头镇污水处理厂
店头镇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
县城一角
通讯员 元亚娜 朱浩龙 刘会云 记者 常青
深冬时节,午后的滨湖公园。冬日的阳光照射在冰面上,闪着光亮。几只灰鹳忽而伫立湖边树巅,忽而展翅飞翔鸣唱,远处山峦起伏,古柏葱葱,一静一动,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悠然和谐的美丽画卷,生动诠释着黄陵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来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黄陵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以“崇尚自然、珍惜资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以“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四项保卫战为主线,认真开展各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提升全县整体环境质量,绘就出一幅美丽、和谐、宜居的生态画卷。
绿色为底铺画卷
相传,五千年前,黄帝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亲手种下一棵柏树,也就是今天黄帝陵里的“轩辕柏”。在他的带动下,民众纷纷效仿,积极植树,桥山从此变得林草茂密、郁郁葱葱。如今的龙乡儿女,继承了这片绿荫,更坚守了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
黄土地渴望绿色,黄陵更渴望绿色。一座座山绿了,碧波荡漾的沮河两岸绿了,蜿蜒南北东西的道路两侧也绿了……近年来,县林业部门以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黄陵为目标,积极造林绿化,启动实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面加强古柏防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等工作,“三北”防护林、天保工程造林和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一系列林业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大力倡导适龄公民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黄陵森林覆盖率已达75%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77%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县城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成功创建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城市,桥山林区更是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陕西的“一叶肺”,被列为全国20个“国家级森林经营样板基地”之一,全国5个“中美森林健康经营合作试点示范单位”之一。
2020年,黄陵县完成各类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任务4.3万亩,统筹推进城市“双修”,完成玉仙山、北坡地、黄店快速干线张寨段绿化美化和山体修复,全县育苗面积1454亩307.53万株,检疫检查各类苗木78.8万株。
随着林业生态工程不断建设,黄陵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数量、种群不断增加。近日,出现在黄陵县双龙镇香房村的野生金钱豹便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它们的迁移、定居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说明了黄陵的生态环境正在整体向好。
哪里环境好,鸟儿就在哪里安家,这是大自然最简单的法则,是对环境最有信服力的评价。黄陵县坚持生态富县、绿色惠民,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巩固扩大“绿色革命”成果,坚定走“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良好的自然环境每年都会吸引众多“访客”,不仅有翠鸟、黄鹂、鸳鸯、绿头鸭、秋沙鸭,更有“鸟中大熊猫”黑鹳、白鹭、苍鹭等大型水鸟,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县林业工作站副站长杨永浩说:“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生态修复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为打造碧水蓝天新黄陵作出新的贡献。”
黄陵人用勤劳的双手再造秀美山川,铺就了绿色的画卷底蕴,并用满山绿色结出累累财富硕果……
整治为笔作素描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长期有效的环境监管和整治。为实现“一河清水过黄陵”的目标,市生态环境局黄陵分局加快推进治水项目建设,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整治,开展了县域内“黑臭水体”排查,持续加强沮河水质监测,通过现场拍照取证,设置取证和证据固定标识牌,明确现场取证时间、地点、环境问题、责任主体、污染物种类及编号的精准治污措施,组织环保执法人员长期不间断地坚持开展环境执法监察工作,铁腕治水,有效震慑和打击了水环境违法行为。
2020年,按照“碧水保卫战”清单要求,田家河村至南城村北洛河河道治理、北洛河户村至下翟庄段污水处理站及人工湿地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县城和店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系统治水项目3个,沮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Ш类。
“现在河里的水清格凌凌的,河岸也干净多了,河道整治的作用太大了!环境美了,人的心情也格外舒畅。”说起近年来河道的变化,店头镇河腰村村民唐锡海竖起了大拇指。
昔日里,店头镇原排矸场晴天煤尘飞扬,路面坑洼,下雨天到处都是煤泥暗流。现如今,这里的排矸场周边绿树成荫,植被丰茂。路过的群众张东告诉记者,“以前从排矸场经过,只要刮大风,空中到处是煤灰,现在可比以前好得太多了。”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环保放在与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致力于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
县上结合煤油气企业环境大整治和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等工作,实施土壤环境质量划定和调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监管,狠抓排污许可申领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全县所有涉煤、涉油的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治和排查,41家企业均已按照清洁文明矿井建设标准稳步推进,危险废物管理企业目前均已建设完成了危险废物暂存库,所有危险废物实施了分类储存,并完善了管理制度,科学设立了标识标志牌;全县所有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危废严格按照源头分类,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辖区内各企业产生的固废,进行综合利用,截至目前,全县无污染土地进行修复。
近日,黄陵县煤炭储运有限责任公司筹建的全封闭式储煤棚大型环保工程正式封顶,煤场实施绿色改造,对产煤、储煤进行无污染整顿。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起到煤尘不外扬、资源高利用的效果,会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多赢。
自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依法、科学、精准、全民治理,扎实推动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坚决整改、关闭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企业。同时,通过加大燃煤锅炉拆改力度、推进禁燃区内城中村煤改气、深化工业污染源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严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等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规范排污设备,完善降尘设施,基本实现了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的目标任务。全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黄陵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5天。
在桥山街道办黄花沟村村民杨翠珍的家中,看着厨房里的新燃气炉,杨翠珍告诉记者:“以前我烧的是煤球,要拿柴引燃,烟熏得人流泪,自从改了天然气,确实好,又不呛人,做饭、取暖都方便,既干净又卫生、环保。”
“县城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看在眼里,感受在心。空气变好了,蓝天白云多了,出门心情也舒畅了。”市民王先生带着女儿在公园游玩,感慨连连。
气质为墨染靓颜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黄陵县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城乡环境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乡村越来越“靓”。
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宽阔的轩辕大道、有序停放的车辆、整洁的商铺、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可以明显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干净整洁的背后,是市民对环境清洁保护的自觉行动。自2016年启动“2+1”三城联创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按照“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覆盖、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该县以“十项专项整治”和“九大城市顽疾”治理为抓手,在全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黄陵县的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市民的养成习惯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共享创建的良好氛围。
开电瓶店的店主朱忠良告诉记者,“周边有了垃圾屋,道路也都硬化了,车也有地方停了,下雨不会再有臭水流到路上来,我们都很爱护现在的好环境,有人乱扔垃圾我会让他们扔到垃圾屋去。”
在田庄镇安沟村,两侧房屋整齐划一,路面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随着黄陵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像安沟村一样,家家户户垃圾日产日清,开始实施村庄硬化美化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阿党镇姜林沟村,记者看到村里建起了景观涝池,“树绕村庄,水满涝池,乡愁乡韵,宜人宜居”。2018年以来,镇上实施户改厕项目,群众拆除了原来的旱厕,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厕。
张宝安是阿党镇四圣村村民,以前每次进城,看到街道两旁路面干净,垃圾入桶,还有专门的垃圾清运人员和车辆,他都羡慕不已。而如今的四圣村垃圾也有了好去处,每家门口全部摆放了垃圾桶,村上按照垃圾分类的方式定点收集,还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每天巡查清扫垃圾。张宝安告诉记者,“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路修了,房屋改造了,出行方便了,心情也好了。”
目前,全县80%的村已经实现农村垃圾市场化全覆盖和长效保洁,每个镇、办都有了垃圾处理厂,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办)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同时,大力开展农村水污染整治,建成污水处理站9个,日处理污水约395方,地表径流污水基本纳入治理范围,黄陵城乡环境越来越“靓”。
黄陵县还通过开展“国家森林乡村”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两富两美新黄陵”在乡村的探索实践。结合“新农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陕北高原大绿化”和“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不断丰富和巩固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内涵,稳步推进“生态黄陵、绿色黄陵”建设步伐,双龙镇索洛湾村,阿党镇梁河村和四圣村,田庄镇安沟村等8个乡村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创建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4个,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群众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这段时间草莓开始成熟,不断有游客前来采摘。”2021年1月5日,在黄陵县店头镇河腰村雷震草莓果蔬生态采摘园里,雷震一边给游...
黄陵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黄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