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白冰 本报记者 李江峰
提起黄陵县的水产养殖,就不得不提起老薛。
老薛名叫薛文礼,是黄陵县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老薛是大家对他的亲切称呼。因为他的敢想敢做和不懈努力,不仅让当地百姓吃上了南方才有的水产品,还为当地的老百姓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积极协调,广辟产业发展路径
“只要肯下苦,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干好了,我的心里才踏实。”这是老薛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水产养殖是一门技术活儿,需要不断学习。在大力发展渔业前,黄陵渔业养殖面积仅有1700余亩,养殖品种也比较单一,主要以鲤鱼、鲢鱼、鳙鱼、草鱼为主,后期渔业品种的发展也相对比较薄弱。
2008年,32岁的老薛刚刚担任渔政站站长时,心里就暗暗铆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黄陵的水产品丰富起来。于是,他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经验。经过不断学习、摸索、邀请专家实地查看,先后成功引进了大鲵、大闸蟹、鸭嘴鲟、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特别是鸭嘴鲟的引进成为首例越过秦岭在陕北养殖的水产品。
对老薛而言,最自豪的莫过于水产良种场的改造建设。单位刚开始建设时相对比较落后,他到处协调,争项目跑资金,最终在2012年对渔场进行了大改造、大升级,建成了一座标准的现代化渔场,并成为延安市市级水产良种场示范基地,良种场也晋升为省级水产良种场。
考察、试验、建池塘,老薛以饱满的热情、严格的标准、务实的举措,扎实有效地推进黄陵渔政工作,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黄陵的渔业养殖面积也超过1.5万亩,总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养殖基地遍布店头、隆坊、田庄等多个乡镇。
授人以“渔”,齐家致富
黄陵的贫困人口主要处于川道,老薛打算用渔业扶贫模式来弥补川道的产业发展单一问题。
老薛看准了异常火爆的大闸蟹和小龙虾。为了破解小龙虾能否在北方成长的问题,老薛又做了大量考察学习工作,并通过省上渔业专家的帮助,在店头镇百子桥废弃的鱼池内改造环境,开始了小龙虾的养殖试验。经过两个多月“保姆式”精心养殖,小龙虾终于完成了由虾苗到成虾的蜕变。看着肥大的小龙虾,老薛的心里乐开了花,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小龙虾能够在黄陵扎根的信心。
找准了产业,技术的推广就成了关键。今年田庄镇强河村新投放的虾苗就在饲养过程中出现了技术管理的问题,致使小龙虾大量死亡。为此,老薛在村里忙了整整一个星期,指导管理员肥液和饲料投放的技巧,直到看到小龙虾恢复活力后,才渐渐放下心来。
有了这次经验,薛文礼就更加注重技术的培训,有条件的村民到城里集中培训技术,没条件的老薛就自己跑到村里给群众讲解。对村民来说,老薛就是渔业养殖户最和蔼、最负责的“老师”。
“谁都能等,水里的东西可容不得等!”老薛笑着说,未来他还打算带着村民好好干,争取把整个产业越做越大。
新闻推荐
救援现场本报讯(记者郑鹏通讯员贾雲卿)8月26日,在黄陵县阿党镇咀头村果园停车场大门口的路面上,一辆液化气罐车在行进过...
黄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