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黄陵新闻 > 正文

速读 中国民间的崇拜文化

来源:大众日报 2019-02-01 10:00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人对神的信仰,是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安慰。对神的信仰,是民间的一种崇拜文化。□若华整理

月光菩萨(祐民神)

月亮,同太阳相对,俗称太阴。月光菩萨又称月娘、月姑、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宫娘娘、月光仙子等。月光菩萨是情感神,也是物质神。她有多元用途,老百姓很喜欢她。

月光菩萨其实就是月亮。人们面对着或圆或缺、或明或暗的月亮,往往遐思无限,浮想联翩。他们从中或得到慰藉,或得到鼓舞,或得到温暖,或得到希冀。

月光菩萨是爱情神。自古以来,恋人海誓山盟,常常要跪拜月光菩萨,请月光菩萨做见证。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名作《闺怨佳人拜月亭》,就描写了一对恋人拜月起誓的故事。话说在战乱中,王尚书的女儿王瑞兰同落魄书生蒋世隆意外相遇,遂结伴而行。在流亡过程中,这对青年男女产生了爱情,就自作主张结为夫妻。后来,王尚书发现了他们已结为连理,但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强行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夜间,王瑞兰在庭院中,面对皎洁的明月,祈求月神保佑自己与丈夫重新团聚,声泪俱下:“愿天下真心相爱的夫妇永不分离。”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月光菩萨是当之无愧的爱情神。

月光菩萨是团圆神。中秋节是月亮最大最圆时的节日。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此时,家家要吃月饼,赏圆月。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把月宫和人间相对比,把现实与想象相联系,表达了对人生跌宕起伏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提起月神,就不能不提起嫦娥。提起嫦娥,就不能不提起“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原名姮娥,是大羿(后羿)的妻子。据西汉刘安著《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个故事是说,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原本都是天神,后被贬到人间受苦。后羿经过千辛万苦,到西王母处讨得长生不死药,不料叫其妻嫦娥偷食了。结果嫦娥升天,到了月宫,做了月精。这个月精就是丑陋不堪的蟾蜍。事与愿违,嫦娥再也不能和丈夫团聚了。

但民间的传说却更富有人情味。大体是说,嫦娥到了月宫,深感高处不胜寒,十分孤单,很为自己的行为懊悔,极想见到久别的丈夫。嫦娥给丈夫后羿出主意:“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时,你用面粉做成丸子,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第二天晚上,后羿按照嫦娥所言一一照办。三更时分,果然见妻子从皓月中下凡,两人团圆。从此,月饼成了中秋节必备的民俗食品,同时,嫦娥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值得同情的月光菩萨了。

蚕神(匠作神)

蚕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养蚕造丝之神。蚕神在民间有嫘(léi)祖、马头娘、青衣神、玄名真人、马明王、蚕女、马明菩萨等多种称呼。

中国是最早发明种桑饲蚕的国家。大约在新石器晚期,即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蚕丝了。到了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桑、蚕、丝、帛等有关桑蚕的文字。这说明在商朝桑蚕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蚕桑占有重要地位。汉以前,蚕已被神化,称其神曰先蚕,意指始为蚕桑之人神。东汉称“寓氏公主”。北齐改祀黄帝,北周又改祀黄帝元妃西陵氏,即嫘祖。这都是官方祀典中所记的蚕神。民间祀奉的蚕神,则是蚕马神话演化而来的蚕女、马头娘。在众多关于蚕神的神话传说中,著名的蚕神大体有三位。

传说第一位蚕神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妻,古代教民养蚕之神。南朝范晔著《后汉书·礼仪志》云:“祀先蚕,礼以少牢。”南宋罗泌著《路史·后纪》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是说因为嫘祖最先开始养蚕造丝,所以人们尊奉嫘祖为先蚕,并加以祭祀。相传,在人类历史上,是她首先开始种蚕,故后世祀以为先蚕。

嫘祖发明养蚕造丝之事,民间有传说。据陶阳、钟秀著《中国神话》记载,在陕西黄陵县就流传着嫘祖发现蚕丝的民间故事。据说,黄帝命其妻嫘祖制作衣服,嫘祖想得到一种材料制作衣服。为此,嫘祖急病了。有一天,嫘祖的同伴发现了一些果实上的丝状物,把缠在木棒上的丝状物拿来叫她看。嫘祖仔细察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对周围的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是它大有用处。”接着嫘祖就详细询问了果子从哪里摘来,在什么山上,在什么树上。嫘祖听了后,说也怪,第二天病就全好了。她不顾黄帝的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树林里整整观察了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果子,是一条口吐细丝的虫子绕织而成,并非树上结的果子。嫘祖回来把这事向黄帝作了详细说明,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所有的桑树林。从此,栽桑养蚕就在嫘祖带领下开始了。后世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就称她为“先蚕娘娘”。

传说第二位蚕神是马头娘。马头娘的雏形是《山海经·海外北经》所记的“欧丝”女子。当时蚕神的形象尚未与马相联系。《荀子·赋篇》有赋五篇,其四《赋蚕》中有云:“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欤?”是说蚕身柔婉似女子,而蚕头似马首。后人据此将蚕与马相糅合,造出人身马首的蚕马神。

最早记载马头娘故事的是《太古蚕马记》。此书据称为三国吴张俨所作。一般学者疑是魏晋人伪托。东晋干宝著《搜神记》亦记载其事迹。据说,马头娘本是古代一位民女。远古祖先高辛帝时,蜀地战乱,她的父亲被拉去征战,一年多不见回还。唯有父亲平常骑的马还留在家中。女儿日日夜夜挂念父亲,有时茶饭不思。她的母亲无奈,就对众人发誓说:“谁要能把她的父亲找回来,我就把女儿嫁给谁。”家里的佣人们都只是听听而已,谁都无法使她的父亲回归家中。然而,想不到的是,那匹马听了这话,却惊跃振奋起来,挣脱了缰绳,迅疾而去。几天后,父亲就骑着那匹马回来了。可是从这日起,那匹马就开始嘶叫哀鸣,不肯吃东西。父亲问怎么回事,母亲就把对众发誓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这誓是对人发的,而不是对马发的。哪有人与畜牲婚配的事呢?”于是,父亲就加添了许多好饲料,打算以此来安抚和回报这匹马。可是,马还是不肯吃东西。每当那女孩从它身边走过,它都怒目而视,并且愤然出击,没有一次不这样。父亲一怒之下便把这马杀了,而后剥下马皮曝放在庭院中。有一天,女孩从马皮旁经过,马皮蹶然而起,卷着女孩子飞走了。十多天后,人们在一株桑树下找到了那张马皮。女孩则已变为蚕,食桑吐丝作茧,为人间造衣。父母痛悔不已,念念不忘。一天,忽然看见蚕女骑着那匹情马,乘着流云,前呼后拥数十人从天而降。她对父母说:“太上因为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授予我九宫仙嫔之职,在天长生,你们就不要再忆念我了。”说毕,便乘马上天而去。这女子的家乡在蜀中什邡、绵竹、德阳三县交界之地,每年都有来自四方的祈蚕者云集在此。而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的像,人称马头娘,用以祈祀蚕桑。民间又称马头娘为马明王、蚕女、马明菩萨等。

传说第三位蚕神是青衣神。青衣神即蜀地先王蚕丛氏。传说蚕丛氏最初是蜀侯,后来又成为蜀王。他经常穿一身青衣,巡行郊野,教百姓们怎样养蚕。乡里人感念他的恩德,为他立祠祭祀,每逢祈祷没有不灵验的。地方上俗称他为青衣神。

传说第四位蚕神是玄名真人。道教也崇奉蚕神,这位蚕神就是玄名真人所化。《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云:“有一真人名曰月净,上白(灵宝)天尊曰:‘今见世间人民苦乐不均,衣无所得,将何救济?’天尊悯其所请,乃遣玄名真人化身为蚕蛾,口吐其丝,与人收什,教其经络机织,裁制为衣。”据此,蚕神不仅管蚕桑,还管机织成衣之事。

除以上传说的四位蚕神外,还有一些没有姓名的蚕神。

蚕神的形象,有的是一个女子骑在一匹马上;有的是一个女子端坐,身旁站着一匹马;有的是三位女子共骑一匹马。

《民间百神》

徐彻陈泰云著

上海三联书店

新闻推荐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专访黄陵安塞洛川黄龙代表团团长

本报记者思博海市长薛占海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如何更好地推...

黄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黄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裴小元同志简历2019-01-21 12:09
评论:(速读 中国民间的崇拜文化)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