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东
冬至过节的习俗,起源于西周,正式形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沿袭至今。
最初的冬至节,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逐日加强,代表、象征下一个日月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岁首)。《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周秦时期的先民,在冬至这一天,要举行祭祖和贺岁等仪式,庆祝新的一年到来。自汉武帝推行夏历(即农历)之后,我国才出现了专门的春节。但冬至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节成为“国家假日”,全民休息,愉快地度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在这一日,地方官府还要在辖区内选取多才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与民众同乐,热闹的场景不亚于现在过年。
古时,冬至最重要的习俗莫过于祭拜活动,上至宫廷贵族,下至乡野平民都非常重视。早在周朝,就有了冬至祭祀的习俗。《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无灾无病。唐宋以来的历代皇帝在冬至这天都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称为“冬至郊天”。百姓在这一天也要向父母、尊长拜节。旧时,在陕北一些地方,过冬至时,媳妇要亲手为公婆做一双新鞋和袜子,袜底、袜垫绣以吉祥图案,表示孝敬、祝福。在我国台湾地区,冬至时节,有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这种“冬至糕”多用糯米粉捏成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形象。
“数九消寒”是古时冬至节非常流行的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意蕴的民俗,自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这样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就来了。和“数九”相关的有“画九”和“写九”等娱乐活动。“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在宣纸上画梅花,每天画一片花瓣,每九天画出一朵梅花,八十一天正好画出九朵梅花,九九八十一,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写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书写特定的九个字,每字九画,一天一画,共计八十一天,正好完成一幅双钩描红书法的消寒图。此外,在一些文人和士大夫圈子里还流行这样的娱乐活动,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也是古老的教师节。中华民族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古时,冬至日有祭孔和拜师的习俗。《南宫县志》:“冬至节,释菜先师,如八月二十七日礼。奠献毕,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释菜先师”,就是古代学校开学时或祭器成时,以蘋藻(蘋同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等祭奠先圣先师的礼仪。冬至日这一天,许多地方的私塾学生要向孔子画像行跪拜礼,并向教书先生敬酒,以示尊敬和酬谢。晋城地区有“摔老南瓜,做软米饭”酬谢先生的风俗,给老师送老南瓜软米饭,既有祝福的含义,又有把老师当亲人的意思。冬至这天,陕西黄陵一带的学生要为先生洒扫庭院、抱柴生火炉,以表示感谢。山西虞乡的冬至敬师习俗更为有趣,冬至节,学生要向先生敬献豆腐,因此冬至节又有了“豆腐节”的俗称。
冬至也是团圆节。古人最重家庭观念,冬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自然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整个家族的人们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闽南有句老话:“冬至不回无祖公,春节不返无某囝(‘某囝’闽南话即‘妻’与‘子’)”,表达的就是冬至、春节团圆的重要性。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为什么冬至必吃“汤圆”呢?因为“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过去,潮汕地区的老年人在冬至时经常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体现出人们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和冬至团圆相关的一个习俗是冬至“贴甜丸”,“甜丸”即压扁了的汤圆。人们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环之上,寓意来年丰收、阖家团圆、快乐甜蜜。
新闻推荐
内容呈现更加新颖 传播手段更加现代 《桥山》率先在全国推出文艺季刊手机版
本报讯(通讯员刘树勋)日前,《桥山》文艺季刊2018年第3期(总第36期)手机版精彩呈现,新颖的形式内容、现代的传播手段,受到了广大...
黄陵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