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康宁赵云)今年以来,黄陵县把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五项举措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包抓低收入村工作,目前全县97个包扶村已落实帮扶项目4大类232个,概算投资8900万元,包扶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探索包扶新模式。为了深入开展包扶工作,黄陵县积极探索“1122”包扶模式,即一个低收入村落实1名包扶领导、1个联抓党组织、2名联抓党组织干部、2名乡镇包抓干部,在市扶贫局落实的97个村的基础上,另外落实500余名领导干部和94个党组织联系包抓,对全县191个村形成全覆盖包扶,深入开展“百个支部联百村、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强力推进包扶工作。
明确目标促推进。按照“规划科学引领、产业提质增效、设施集中配套、实施梯次推进”的包扶工作思路,明确了产业开发、设施配套、移民搬迁、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大任务,确定“六有三化一提升”五年包扶目标。“六有”即产业有标准、设施有配套、生活有保障、娱乐有场所、组织有阵地、移民有安置;“三化”即硬化、绿化、净化;“一提升”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升。
创新方法抓落实。在工作方法上,该县坚持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将全县低收入村划分为现代果业支撑型、种养三产复合型、城镇社区依托型、企业园区带动型、移民搬迁安置型五种类型,采取开展全员大培训、资金大捆绑、土地大流转和政策大倾斜四项措施,统筹联动推进。
强化落实重指导。明确要求各包扶团队成员要驻村、蹲点跟踪指导,当好党建指导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处员和信息联络员,确保包扶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严格考核强管理。在县、乡、村分级建立包扶干部档案,县上统一建立包扶团队成员信息平台,在政府公众信息网公开联系方式,确保通讯、信息渠道畅通无阻。县委组织部、两办督查室、县包扶办定期督促检查,通报预警工作,展评日志体会,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侯宝军记者李瑞)今年,黄陵县以“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县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84个,涉及工业、农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其中续建项目5...
黄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