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移民局的领导先是给我们每家每户送猪崽,再是扶持引导村民种植玉米、小西瓜,还利用南门沟水库建设和靠近炼油厂优势,组织村上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说起包村领导干部的帮扶,今年62岁的黄陵县阿党镇梁河村赵金刚老人乐得合不拢嘴:“这都是托了共产党的福,让我们攀上了县移民局这样的好亲戚,老百姓致富有了盼头,真是感谢党的扶贫帮困的好政策!”
全市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启动后,黄陵县坚持把包扶低收入村工作与“三问三解”活动以及“百个支部联百村,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相结合,按照每个低收入村由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两名部门干部、两名乡镇干部捆绑组团包扶的包扶模式,全县600名领导和干部组成包扶团对97个低收入村进行综合包抓,一包五年不变,并签订“责任书”,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撤离。
在具体包扶工作中,各包扶领导和参扶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方式推动包扶工作稳步开展。一是全员大培训。分层培训包扶干部和乡镇干部800余人次,集中培训村级“三委会”干部和大学生村官640人
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1200余人次。二是资金大捆绑。在县财政专项列支1000万元包扶资金的同时,积极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240万元,整合捆绑,集中投用。三是土地大流转。推行“反租倒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在低收入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核桃、药材、渔业等种养大户25户。四是政策大倾斜。在继续保留进城农民原有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住房、就业、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各项优惠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给进城农民盖上城乡“两床被子”。
从基础设施改善到发展主导产业,从村容村貌整治到倡导文明新风……包扶工作的深入开展,给群众带来了更强的生活信心和更高的幸福指数。目前,该县97个低收入村共落实包扶项目4大类232个,概算投资8900万元,完成项目103个,在建项目115个,累计投入包扶资金4240万元。
新闻推荐
8月22日,黄陵县在县文体广场举行农村环卫设备集中发放仪式,向全县11个乡镇、街道办、社区中心发放铲车、垃圾车、清洁车、垃圾桶、保洁员服装等农村环卫设备。据悉,今年,黄陵县财政专门列支215万元,购...
黄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