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白冰)七月流火,热浪袭人,伴随着酷暑的到来,黄陵县又将迎来丰水期和主汛期,面对防汛大考,黄陵县未雨绸缪,通过全面落实防汛责任,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大力推进工程建设,强化长效管理机制,使全县防汛排涝准备工作做到了“早、细、实”。
防汛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防汛工作的成败。黄陵县防汛工作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机制,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政府组织、部门实施、全民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工作。成立了由县长担任总指挥的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制定了防汛分包责任制、防汛分级负责制、防汛岗位责任制和防汛技术服务责任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今年,黄陵县更是将防汛工作摆上重要
议事日程,做到未雨绸缪,年初,印发了《2012年防汛工作要点》,明确了防汛责任、具体措施和工作任务,并对郑家河等库坝度汛计划、山洪灾害预案、县城区防汛度汛预案进行了重新修编;3月初,下发了《关于修订防汛预案的通知》,要求各乡镇、部门及重点企业厂矿,在去年防汛预案的基础上认真修订完善各自防汛工作预案。5月24日,黄陵县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对防汛工作再安排、再部署,下发《2012年防汛工作安排意见》;明确县级领导包乡镇、包库坝、包河段责任;修订《雨水情互报联防责任制》等防汛工作制度;与乡镇和部门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抽调水利专业人员对全县防汛、山洪灾害、抗旱3个预案进行编写,完善了相关规范性文件,(下转第七版)
本报讯(孙霞冯学东刘小娟)如今,走进宝塔区的乡镇社区,到处都会看到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劳作……一座座楼房轮廓初现,一条条马路不断延伸,搭载着广大群众幸福与希望的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的“列车”已在宝塔区鸣笛起程。
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确立了“以统筹城乡总揽工作全局”的发展思路,并决定把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用三年左右时间建设33个重点镇和1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宝塔区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幸福新宝
塔这一主题,以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打响城乡统筹攻坚战。并且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全区城乡统筹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祁玉江担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吴耀担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同志为成员,集全区之力,加快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同时,实行区级领导包抓重点镇、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制度,一个重点镇(包括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由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包抓班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汇报,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帮助重点镇、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抓好资金筹措、手续办理和环境保障工作,(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云)7月9日,黄陵县86名政协委员从37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手中接过聘书,这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这些单位和部门的特邀监督员。为了使特邀监督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黄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