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春风到农家,五载奋斗谱新曲。五年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部署犹如浩荡东风,吹到了龙乡大地。黄陵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迅速掀起了富裕龙乡儿女、建设美好家园的滚滚浪潮。
五年来,黄陵县新农村建设从科学规划到试点推进、从全面建设到建管并重,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预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690元,增长为6238元,“十
一五”间增长了130.5%;农业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4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7.2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90%。
创新规划编审机制巧手绘制发展蓝图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也是榆林市全力抓好“规划和试点”工作的重要一年。为了真正以规划为龙头,县委、县政府,聘请省级规划编制单位为12个试点村编制了建设规划。2007年以后,县财政设立专项经费,从国土、水利、交通、
林业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队伍,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编制组深入11个乡镇191个村组,逐村开展勘察、测量、设计、绘图、制作文本等工作,走出了一条依靠自身力量编制新农村各类建设规划的路子。同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规划村所在乡镇主要领导以及村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规划评审委员会和评审领导小组,按照三级评审原则和评审程序,对完成文本编制的规划进行评审。到
2009年底,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布局规划、11个乡镇总体规划、152个村庄建设规划和发展规划。黄陵县规划编制的经验和做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予以推广。
创新富民增收机制精心搭建发展新支撑
产业强则民富。十一五初期,黄陵县虽经过多年的精心培植,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塬区和川道不平衡的现象。塬区乡
镇苹果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群众收入持续增加。但川道地区因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制约,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增收困难。对此,县上确定了“塬区强苹果、川道抓特色、川塬齐推进、富民大发展”的农业产业开发思路。塬区苹果产业开发以示范园建设为重点,以绿色果品基地县建设为目标,加大“四大技术”推广力度和沼畜产业
配套力度,进一步扩张产业基地规模,积极推广生物防虫和“间伐”等先进管理技术,全面提升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果品质量不断攀升。同时,经过培育和扶持,富洋(香港)公司、黄陵矿业集团果蔬中心、华辕公司、远大公司等一批以苹果生产、收购、贮藏、营销为一体的果品龙头企业和35家苹果专业合作社在果品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县苹果总面积增加了6万亩,挂果面积增加了7万亩,苹果总产量增加了10万吨,果区人均果业收入预计可增加7112元。为了迅速增加川道群众收入,进一步缩小川塬差距。2007年起,黄陵县启动实施川道产业开发战略。 (下转第四版)
王春梅 刘会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春鸽)巍巍祖陵,悠悠我心;慎终追远,寻根祭祖。4月5日,辛卯(2011)年清明公祭黄帝大典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大殿隆重举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携夫人戴美玉一行出席了公祭典礼,这也是吴伯...
黄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