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延安 今日安塞 今日延长 今日延川 今日子长 今日志丹 今日吴起 今日甘泉 今日富县 今日洛川 今日宜川 今日黄龙 今日黄陵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今日富县 > 正文

蓄力扬帆破浪行 延安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来源:延安日报 2021-02-10 09:5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乔建虎

2020年,延安市一个个事关民生、前景广阔、附加值高、效益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快马加鞭,捷报频传,让人惊喜振奋:西延高铁、延安东绕城高速、延长石油富县电厂等一批支撑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延安会议中心、新区文旅综合体、博物馆和5G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中心街地下综合体、延安至子长高速建成通车……

随着一批批民生项目的建设、竣工,一张覆盖全民的幸福网逐步织密,兜住了群众的幸福生活,也兜起了“让人民充分享受改革成果”的承诺。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延安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稳投资、保增长”,凝心聚力,奋力赶超,圆满完成重点项目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了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攻坚克难 重点项目抓早动快

疫情发生以来,为促进2020年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工作理念,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建立了抓项目、稳投资专班机制,不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项目工作,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有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市委、市政府推行了市、县领导包抓重大项目责任制,32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对一”落实包抓领导,从前期手续办理、建设推进、环境保障一抓到底。

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对尚未开复工和进度缓慢项目进行集中研判,深度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推进措施,加快项目建设。

实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要素优先保障机制,凡是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计划的项目纳入要素保障项目清单,在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保障方面予以优先。

建立“月通报、季考评、年考核”制度,对承担省级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予以考核加分和约谈问责。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支持和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随着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入使用,一个个项目落地开工,展开生产。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难题不断被破解,堡垒不断被攻克,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些重点项目提速前进及早投产。

强化服务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0年12月30日,在经过9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后,延安吴起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打破了常规需要16个月至1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创造了当年立项核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产的“吴起速度”。

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根虎深有感触地说:“吴起33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仅仅9个月的时间从开工建设到正式建成投用,效率之高、用时之短,这样的工程在全省330千伏电网工程建设中都属于前列,这一切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该项目自2019年11月21日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和吴起县政府双方正式对接,至2020年3月12日宣布开工,双方克服疫情影响,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一系列前期手续,打破了常规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办成的前期手续。

为了延安重大项目能够尽快动工投产,延安利用冬闲时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先后20多次召开推进会、交办会和汇报会,加快新建项目手续办理,杜绝项目“冬眠”现象,为项目建设赢得了时间。

“针对陕北地区气候严寒,项目施工期短的实际,我们创新思路,变冬闲为冬忙,从2019年12月份起,集中开展重点项目工作百日攻坚行动,超前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一季度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53%,全年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97%,较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骁卫说。

不仅仅在项目前期手续上下功夫,为了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延安还坚持从机制创新入手,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亮点工作,不断拓宽重大项目工作领域,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推进重点项目工作高质量发展。修订完善了《延安市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推进办法》,探索建立了前期策划五个机制(经费保障、人才培训、示范引导、质量评审、考核奖补);前期服务六项制度(重大项目清单管理、项目前期工作台账销号、专班推进、市级重点建设项目预选函、前期工作交办、前期手续办理定期报告);项目推进六项机制(专班推进、领导包联、联席会议、督查通报、动态调整、考核奖补),有效提升了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市重大项目办建立了延安市重点建设项目综合服务平台,创建了重点项目策划储备库、前期项目库和在建项目管理平台,同时植入了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环境保障、要素供给在线查询、监测和在线提醒、催办功能,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精准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延安市建立了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对接长效机制,召开了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座谈会,搭建融资对接平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和金融政策产品信息共享,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情况,推介宣传金融政策,协调落实融资担保、抵押等具体事项,有效缓解了项目实施单位筹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在延17家金融机构累计为重点建设项目审批贷款718亿元,已投放到位141亿元。

以民为本,民生工程建设“加速跑”

重视民生,是延安市项目建设的显著特点。

翻开2020年度项目建设画卷,我们会发现,去年延安实施的重点项目更加注重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增强群众幸福感,更加注重突出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更加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助推转型升级。

“以前开车经过中心街的时候特别拥堵,自从地下通车以后,又快又安全,真的很方便。”司机耿师傅说。

耿师傅说的通车,就是延安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作为延安市重大民生工程,该项目自2019年3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历时18个月,抗大广场、山丹丹广场及地下二层城市道路于202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地下二层城市道路南起南门口街,北至北门口街,全长1.1公里,由南向北双车道行驶,车道宽7米。为了保证舒适、安全的通车环境,整个车道采用混凝土结构框架形式,采光照明、消防设施、地上标记、安全通道等各方面功能齐全。

截至目前,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基本完工,其中抗大纪念馆、地下商业体及配套的停车场也正式对外开放。

延安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是延安民生类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延安惠民项目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164个老旧小区改造,延安文艺纪念馆开馆,延安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地下二层城市道路已建成通车,市图书馆新馆免费对外开放,陕北说书馆正式开馆,十四运会场馆全部如期顺利建设完成。延安市引黄工程正式建成使用,市民喝上了黄河水,市区新增停车位2000个,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万座。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3所,增加学位1.6万个,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优质教育全覆盖……

一笔笔民生投入、一个个民心工程,凝聚成了延安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民生改善的“压舱石”。

而一个个项目的开展,就孕育着一个个新的增长点;一批批项目的落地生根,成就着一个个新的增长极。

2020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72个,总投资34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39亿元。全年开复工项目359个,开复工率97%,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171亿元,完成占比87.4%。3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9亿元,完成占比130%,位居全省第二。

一组组鲜活生动的数字,一个个群众点赞的项目,一幕幕推动发展的拼搏镜头,清晰地记录着延安在飞速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021年,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延安正奋力把政治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用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厚植起赶超跨越的更强后劲。

新闻推荐

全省96个区县昨最低温跌破0℃

1月17日,西安的天是蔚蓝色的。西安蓝回归,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晒太阳。上周,西安天气以晴好为主,气温先升后降,同一周最...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风雪子午岭2021-01-17 00:57
评论:(蓄力扬帆破浪行 延安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