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富县新闻 > 正文

黄土地里“刨”出来的好日子 ——从陕北农民高步选50年生活变化看农村改革与变迁

来源:西北信息报 2018-09-07 01:10   https://www.yybnet.net/

高步选的新家

本报记者 张宏科 通讯员 杨淑瑞

65岁的高步选是陕西省富县雷村一位普通的农民,用他的话说,他是见证村里富起来的人。

雷村,218户771人,整齐的苹果园、干净的乡间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是一个典型的陕北农村。高步选家的院落,一溜高檐红瓦白瓷砖四间大平方,小院里几丛鲜花竞相绽放,安逸舒适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老高说,他有了生活印记是从1968年开始的。这一年,高步选15岁,仅上了四年学的高步选就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为多挣点工分,多分点粮,辍学的第二天便开始和家里的大人“上工”。“那会吃的是‘大锅饭\’,家里只有两个劳力,我没成年顶多算半个劳力。”高步选每每说起那段日子总是唏嘘不已,因为他的童年都是吃不饱的记忆,“家里5口人,都要张嘴吃饭,吃了这顿,父亲就去队里借下顿。”老高调侃道,家里那会儿啥都缺,就是不缺欠条,欠条都是父亲跟队里借粮食时“打”下的。

1979年,村里土地实行“作业组”,“包产到组”让高步选一家缓解了吃饭难的问题,可并没有完全解决。“家里依然缺粮,还是吃不饱。”当年26岁的高步选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与父母“分家”后,去队里借粮就成了高步选的事了。

让高步选觉得生活担子一下子变轻的是“大包干”。“那年,大包干在村里一落地,这天就要变了。”1982年11月,初冬的雷村醒了。这天,家里人还在睡梦中,高步选就已经在村里转了三圈了。听说要实行“大包干”,第二天开会定夺。前一天晚上高步选压根就没睡着,夜里翻来覆去,他满脑子都是第二天要分地的事。

如今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再提起当年分地的场面,高步选依然感慨不已,“大包干在村里一落地,这天就要变了。”村干部拿着米尺给一家一家量,村民都睁大眼睛瞅着尺子,看尺子绷直没。第一次分地,高步选家分到了八亩三分地。“东山种麦子,西山种玉米,沟里的种成土豆……一下子分了这么多地,激动地不知道该种些啥。”分地的当天晚上,高步选和妻子张花云躺在炕头商量了一晚上给地里种些啥,既要好种又要耐饱,“还是得要先填饱肚子。”

高步选家的情况在雷村不是个例,而是普遍性的。大包干的头一年,家家户户就有了余粮,村口的墙上刷着关于大包干顺口溜的红色大字,“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三年下来,高步选家的米缸里满满的全是粮食,小米粒直往地上滚,院子外的玉米笼越架越高。

大包干的第四年,吃完早饭的高步选抹去嘴角上的饭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出一亩多地栽种烤烟。”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高步选家的账本上有了存款。

“存款不敢乱花,要留着盖房子和供娃娃上学。”这一年,高步选将家里卖的多余口粮和烤烟的钱全部拿出来,把5间土窑推倒,盖了4间土木结构的大瓦房。

“村里的万元户有我一个。”

三儿子的出生给家里又增加了些人口地。高步选家的耕地增加到了9亩。

1993年,富县大面积推广苹果种植,7.5万亩苹果从富县塬面侵入,一块块麦地和烟地被推成平整的苹果园。

“跟着党走,跟着政策走,总不至于吃亏。”1993年的一个下午,高步选从宜川县买回来200棵苹果树苗。

“没敢全部种果树。”高步选将家里的地一分为二,一半种麦子,一半种苹果。

2000年,富县苹果面积突破20万亩。这一年,高步选将家里的苹果园增加到6亩。

“2002年6亩果园卖了2000块钱。”第一次手头有这么多钱让高步选记忆深刻,“手里头从来没拿过那么多钱,晚上跟妻子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也是在这一年,高步选给家里换了新的橱柜、茶几、座椅几件家具。

农民尝到种苹果的甜头,管理起来更精细。2003年富县开始大力推广“果树革命”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高步选和村里人也率先实践,提高优果率,改变苹果生产的大小年问题。

第二年,苹果卖的钱上了万。“村里的万元户也有我一个。”高步选在这一年里也给两个儿子把媳妇娶了。

高步选说,苹果是一年比一年卖的多,政策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2004年至2009年,中央在农村农业改革上连出“一号文件”,财政直接补贴农民等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

2006年这一年,对高步选和村里人来说,就是个特殊的一年。“村民们彻底告别了农业税,国家免除农业税让农民负担更轻了。”

2010年,高步选家里的苹果已经栽种了9亩,这一年收入超10万元。

“‘金果果\’成了‘摇钱树\’,家里啥都有了。”

2011年,高步选花了13万元给三儿子风风光光娶了个媳妇。

2012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中共十八大上被划重点,大力支持农业尤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得到关注。

这一年开始,富县抢抓机遇、筚路蓝缕,正式启动“全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创建活动,25.5万亩苹果被认证良好农业规范基地,60%以上的农耕地纳入现代农业园区。高步选在内的全县2.2万户果农已经在“按部就班”路上大阔步“求新求变”,举“良好农业”这面大旗成为富县农业转型期的新“引擎”。

带有“良好农业”标签的富县苹果给富县农业经济带来了华丽转身。2012年,富县果农人均收入9230元;2014年,近1.3万元;2016年,突破1.5万元。

“‘金果果\’成了‘摇钱树\’,就啥都有了。”2014年,高步选将家里4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又推倒,花了14万元盖了4间大平房。“家里的家具我全换成了新的,暖气、冰箱、洗澡间……样样不缺。”高步选把新房子装修得跟城里没啥两样。

回想这50年生活变化,高步选依然感慨万分,“当了一辈子农民,苦也受了,福也享了。”

“谁说土地里刨不出‘金子\’来?”在高步选看来,土地在农民眼里越来越金贵,尤其十九大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大好事。

8月的早晨,高步选仍旧喜欢在村里头转悠,成片的果园看不到头。老高说,这50年来,看着村里的土窑倒,平房起,架子车淘汰,小轿车进村,农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新闻推荐

学子村民心连心 文化墙上显真情 上海交通大学来延安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正在进行彩绘创作本报讯(记者马政)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筑梦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富县张村驿镇榆树村开展...

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秦腔,为出场爱2018-08-18 13:14
猜你喜欢:
评论:(黄土地里“刨”出来的好日子 ——从陕北农民高步选50年生活变化看农村改革与变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