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军 通讯员 吴龙迪
“呀,小常来了,赶紧尝尝我做的麻食!”6月15日中午,常君毅刚掀开杨秀林家的门帘,杨秀林两口子就笑着招呼着。杨秀林是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杨家河村的贫困户,常君毅是杨家河村的第一书记。
常君毅是延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科员,2017年5月,他被派到杨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
“第一次来杨家河村,真把我吓住了。”常君毅说,“杨家河地理位置非常偏。我刚来时村里环境很差,路上的尘土都能没过脚面。村里没有路灯,天一黑,路上漆黑一片,村民怕有野兽,都不敢出来走动。村干部既要管村里的大小事务,又要兼顾自家老小的吃喝,常常是忙得忘了吃饭。看到这些,我的心里开始打鼓,这工作可怎么搞啊?”
但是,再难工作还是要开展。常君毅一户一户地走,一户一户地看,了解村民的具体情况。越了解,他越感到心疼。
“你看杨秀林,53岁的人看着就像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体残疾,加上生活压力,脸上的皱纹跟陕北的沟壑一样,但他眼中对生活的希望却难以掩饰。当看到他的眼神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改变村子的面貌,让村民富起来。”常君毅说。
给村里修路、装路灯、翻修院墙、兴建村广场、协调垃圾车、建图书馆、实施人居安全饮水工程、筹建互助资金协会……常君毅一心扑在改变村容村貌上。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3月,常君毅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2017年度延安市“脱贫攻坚先进扶贫干部”称号。
“现在跟以前比,变化太大了。村子漂亮了,自来水通到家里,晚上有路灯,再也不怕走夜路了。大家晚饭后还能到广场上和人拉拉话,娃娃们放假回来就往村里图书馆钻,当家长的拉都拉不住。”村民杨小林笑着说。
杨家河村一年来的变化说不上翻天覆地,可老百姓的满意度却是实实在在提高了。但杨家河村产业比较单一,除了玉米就是苹果,去年苹果还遭受了冻灾。要增加村民的收入,杨家河村就必须寻找新的产业发展路子。
“去年,我们组织村干部到延安市其他村调研并参加了杨凌农高会,寻找适合杨家河村种植的农作物,秋葵、樱桃、油用牡丹等前景很好,如果我们试种成功,就将其发展成集体产业,建立合作社,让村民的腰包都鼓起来。”常君毅说。
一年多时间的驻村工作,常君毅也有自己的感慨:“这一年我感觉最对不起的是家人,常常要延安、富县两头跑,有时候村里有急事,在家连一顿热饭都顾不上吃就得走。我真的很感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杨家河村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到位,但我觉得需要进一步努力。什么时候杨家河成了人人羡慕的小康村,什么时候我的扶贫工作才算完成了。”
新闻推荐
人大代表风采 群众选我当代表 我为群众谋福利 记市人大代表、富县扶贫局局长周述勤
周述勤(左)向贫困户了解危房新建情况本报记者高瑞拥有10年乡镇工作经验,从乡长到党委书记,他跑项目、争资金,心系百姓,为当地群...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