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富县新闻 > 正文

扶贫第一线 冬枣落户成产业 拓开群众增收路 本报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刘建芬

来源:延安日报 2018-06-14 16:01   https://www.yybnet.net/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富县茶坊街道办事处榆林桥村,看到几座新建的大拱棚。来到大拱棚前,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树苗映入眼帘。“这就是今年我们从大荔县引进的新产业——冬枣。”村支部书记张建斌告诉记者。

据介绍,冬枣(亦称雁来红、苹果枣等)是鲁北地区的优质晚熟鲜食品种,也是无刺枣树的一个晚熟鲜食优良品种。果实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榆林桥村位于距该县县城8公里处。前些年,该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大棚菜,收入不乐观。针对这种情况,县农业局、茶坊街道办事处希望引进新产业,促农增收。面对“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的问题,张建斌带领部分农户深入大荔县,考察学习冬枣栽植管理技术。

回来后,村里将4户农民以前种玉米的10亩地由村集体出资,以每亩每年700元的价格流转至榆林桥农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此地新建10座拱棚栽植冬枣,村民农闲时不仅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钱,还能学到冬枣的栽植管理技术。

“我们栽植的冬枣预计一年后挂果,两年后达到丰产期,三年后盛产期,亩产可达到3000斤,产值达到每亩9万元。冬枣产业见效后,我们将以冬枣为基地,大力发展采摘、观光等第三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张建斌告诉记者。

据悉,在“三变”改革中,富县将企业(合作社)与农民捆绑合作,互利共赢,围绕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努力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的特色产业扶贫新格局。

新闻推荐

杨家湾村的蜕变 市检察院包扶富县杨家湾村小记

●工作队队长宋锦河在黄花菜地里劳动通讯员陈振富5月15日,宋锦河一大早起来就开车赶往杨家湾村,那里的50亩黄花菜让他...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公益助考显爱心2018-06-08 15:16
评论:(扶贫第一线 冬枣落户成产业 拓开群众增收路 本报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刘建芬)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