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强)富县羊泉镇清涧村果园树龄达19年,由于树冠扩大、果园株间行间密闭,苹果产量、质量逐年下降,成为了该园增产、增收、增效的“瓶颈”。为了切实解决效益不高的问题,近日,在市、县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要求下,清涧村果农实施了冬季果树大改形、挖改减密度,为大龄果园“减肥瘦身”。
清涧村果园面积680亩,涉及118户果农,主栽品种是红富士,果园栽植密度4×3米,栽植果树55株。2013年亩均产量仅为3000斤,产值7000元左右。该园采取“隔一伐一”的办法,对全园统一进行间伐,使密度由原来的4×3米,亩栽植55株变成现在的株行距4×6米,亩留果树28株,解决了果园群体密闭的问题,改善了通风、采光条件。
在挖改间伐的基础上,技术人员细化了改形修剪技术,采取尽量不动大枝,轻剪小枝,疏除密度直立枝的修剪思路,增加单株果树留枝量,确保挖改后树数减少、枝量不降,产量不受影响。县果业局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计划用2到3年的时间,在树冠不断扩大的同时,逐步调整结果枝组,增加枝量,培养高产稳产树体结构,果园的苹果产量和质量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据了解,该县苹果面积达36万亩,其中20年树龄面积7万亩,2009年以来实施果树挖改面积10万亩。该县按照每挖改1亩果园,扶持补贴羊粪1方,要求果农达到亩均有机肥3000—4000斤,果树专用肥300—400斤的投肥标准,为果树打下良好的营养基础。同时,该县还积极推广枝条粉碎、堆肥还田技术,配置枝条粉碎机,组织果农把果树改形修剪的大量枝条进行粉碎,在果园边进行发酵堆肥,最终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施入果园,实现循环利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强)富县羊泉镇清涧村果园树龄达19年,由于树冠扩大、果园株间行间密闭,苹果产量、质量逐年下降,成为了该园增产、增收、增效的“瓶颈”制约。为了切实解决效益不高的问题,近日,在市、县果业...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