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延安 今日安塞 今日延长 今日延川 今日子长 今日志丹 今日吴起 今日甘泉 今日富县 今日洛川 今日宜川 今日黄龙 今日黄陵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今日安塞 > 正文

守好绿水青山 就有金山银山

来源:延安日报 2019-09-04 11:35   https://www.yybnet.net/

?▲张莲莲在果园采摘

走进安塞区金明街道办雷坪塔村,满眼看到的都是绿色。山坡上、沟道里、崖畔上,到处苍翠欲滴。秋风吹来,沙沙的响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南方的绿水青山中。

曾经,雷坪塔村和陕北的众多村庄一样,山大沟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母亲去世后,张莲莲嫁到了雷坪塔村,从小经历艰难困苦的她勤俭持家,无论是上山劳动,还是操持家务,都是一把好手。但再怎么辛劳,张莲莲也无法改变贫穷的状况。她和丈夫一家老小十多口人艰难度日。

1981年,张莲莲的父亲给她指了一条路:“只有植树造林,才能过上好光景。”这让张莲莲茅塞顿开。她想,自己家的房前屋后,还有村里那么多无法耕种的山坡和沟壑地带,要是全栽上树,该多好啊。

1981年春天,她扛起镢头,背上水壶,上山栽树。38年间,张莲莲用坏了一百多把镢头,穿坏了300多双鞋。从1981年至今,张莲莲一家人共植树20万株,为1750余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曾经黄土飞扬、满目苍凉的雷坪塔村,如今已变成绿树成荫、山清水秀的新农村。

1995年,张莲莲承包了村里100多亩土地,建起了果园。果园里种有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等。村民戏称张莲莲又建了个“花果山”。过了几年,果园到了盛果期,每年收入30多万元。2015年,张莲莲的大儿子王军子承母业,在林地里搞起了林下养鸡产业,建起从养鸡场到加工厂再到销售点的完整产业链。所用工人大都是本村或邻村的村民。2017年,养鸡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80万元。

“我们引进的‘北京油鸡’生长周期长、肉质鲜美。价格是普通饲料鸡的4倍,收入十分可观。”王军说,“没有大片的树林,就无法搞林下养殖,这都是母亲的功劳。”

“如果没有这片林子,鸡就养不起来。守护好这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张莲莲逐渐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良苦用心。“植树造林就一定能过上好光景”,她把这句嘱托当作家训,镌刻于家院的外墙之上。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安塞区坚持以贫困村为主,以人均不足2.5亩基本农田的村组为主,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的工作措施和项目补助与区、镇、街筹资配套的办法,围绕项目建设、扶贫易地搬迁、产业开发等兴建高标准农田。截至2018年底,全区高标准农田农民人均达到2.5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了退耕还林步伐。

同时,安塞区还实施了“绿色产业富民”战略,围绕棚栽、草畜、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开发,制定了扶持优惠政策,设立了产业开发奖励基金。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展设施蔬菜6.1万亩,2018年蔬菜产量33.2万吨,产值9.8亿元;已建成畜旅结合的“塞北牧场”5个,“家庭养殖场”635个,人工种草保留27.5万亩;全区苹果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9万亩,苹果年产量达9.3万吨。

安塞区以林果、棚栽、草畜为重点的农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使退耕还林工作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从长远上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同时,结合扶贫开发,对人口居住分散、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的村户实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促进了植被自然恢复。

新闻推荐

山川大地换新颜 鼓乡群众富起来 安塞区退耕还林小记

▼村民刘高明向记者介绍苹果产业本报记者乔建虎初秋时节,记者随延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及退耕还林20周年主题采访团沿包茂...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守好绿水青山 就有金山银山)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