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课间操
本报讯(通讯员 马志青)“小呀么小儿郎,背着腰鼓上学堂……”如今,在安塞区第一小学,孩子们背着腰鼓上学,在课间操一展身手。
3月26日上午10时10分,笔者走进安塞区第一小学,正是该校腰鼓课间操时间,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近千名学生翻舞着红绸、跳动着身姿,将安塞腰鼓的“能”劲、“狠”劲、“蛮”劲、“猛”劲、“虎”劲、“牛”劲展现得淋漓尽致,场面气势宏大,令人震撼。
“原来校园大课间是广播体操,学生们做得时间长了就不认真做了,达不到预期锻炼身体的效果。现在换成腰鼓,孩子们打得可有劲儿了。”安塞区第一小学体育老师苏宏丽说。
苏宏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市级传承人,据她介绍,偶然一次,她在电视上看到别的学校创新了课间操,有鬼步舞、大秧歌等,她就想着创新本校的课间操。2017年11月,她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改编了一套腰鼓课间操,分为大换点、四步三望、马步打、对鼓、跪打、马步移、燕子飞、大缠腰等八节操,既传承发扬了安塞腰鼓文化,又起到了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
“安塞腰鼓有机糅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在长期表演过程中,形成了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浑厚庄重等特点,表演腰鼓运动量大,比起其他的操类运动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益于学生的快乐成长。”安塞区第一小学校长郭生成说。
据了解,从2004年起,安塞区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推行安塞民间艺术走进校本课程体系,即安塞腰鼓进体育课、安塞剪纸进手工课、农民画进美术课、陕北民歌进音乐课、民间曲艺进社团活动的“五进课堂”特色教育路子,丰盈了课堂,教育教学不断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闻推荐
3月7日下午,在安塞新华书店,几名放学的孩子在书店里认真阅读。2018年12月26日,全面转型升级的安塞新华书店正式开业,作为文化...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