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利军为患者把脉
王家湾社区离县城85公里,是安塞区最偏远的一个社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拐沟,尤其是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坪桥镇卫生院王家湾分院便成了承载乡亲们健康的希望。现为王家湾分院院长的拓利军,行医近21年,见证着王家湾村的变迁,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致力传承中医文化
7月21日,在王家湾卫生院,笔者见到了拓利军,他身穿干净整洁的白大褂,正在给病人号脉诊病,门外还有五六位患者在排队。
“拓院长,这两天我腿疼得厉害……”“拓院长,我最近吃不下饭,喝点水都觉得胃酸……”一上午,陆陆续续都有人来看病,拓利军总是耐心地诊疗。
“别着急,先坐下,号号脉。”拓利军行医习惯于“望闻问切”的古法。治疗时,他也习惯开饮片方子,配置中草药药剂。“这些中医疗法我都记得滚瓜烂熟了,我相信老祖宗们的智慧。”拓利军说。
1997年7月,19岁的拓利军从渭南中医学院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王家湾卫生院,一待就是两年。那时候,王家湾卫生院仅有5个人。2011年,时隔12年后,拓利军再次回到王家湾,卫生院担任院长。上任后,他结合专业特长,致力于传承中医文化,坚持“以中为本、强中促西、中西结合”的发展理念,建立了中药房,还配了400多种中药材。他注重培养医院的储备医生,手把手地教他们针灸、抓药,医院的规模也从原来的5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3人。在他的带领下,王家湾卫生院发展得越来越好,业务量从最开始的月收入不到8000元到现在月收入6万多元。
忙碌了一上午,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后,笔者问起村民就诊情况,拓利军打开电脑,当天的几条门诊记录便跳了出来。点开其中一位68岁村民的就诊记录,老人的病史、历年就诊情况,甚至每次用药量和用药后的反馈都一目了然。
“在这儿工作七年了,我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比对自己亲人的还多。”拓利军说,一些慢性病患者,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饮食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走村入户服务群众
王家湾山大沟深,道路弯弯曲曲,路况好的村子还可以开车,路况差的村子就得靠双腿。无论晨昏冬夏、严寒酷暑,只要村民一个电话,拓利军有诊必出。特别是***工作开展以来,他和他的健康服务队经常下乡为群众送医送药,宣传健康扶贫政策,还对辖区内的108户贫困户制定了健康扶贫实施方案。
笔者采访的当天下午,拓利军又准备下乡义诊。看着他把针灸、血压仪、听诊器和药等装了满满一箱,笔者问,需要这么多东西吗?他笑着说:“去了你就知道了。”
马家塬村76岁的薛勤兰老人,几天前因肺心病在卫生院住了8天,拓利军仔细询问她恢复情况,并叮嘱她按时按量服药。
墩墕村村民高尚俊因得了膝关节肿大,腿疼得走不了路,得知拓利军来了,便托人让拓利军过他家给看看。拓利军二话没说,立刻前往。在高尚俊家,拓利军蹲下身子,撩起高尚俊的两个裤腿,仔细对比按压。“膝关节肿大、骨质增生……”拓利军一边解释病因一边为他诊疗。
给高尚俊看完病,拓利军又来到屈家畔村村民钟万花家回访。钟万花的儿子对笔者说:“我妈就是拓医生抢救的。”原来在今年1月24日,拓利军接到电话,70多岁的钟万花昏迷不醒。当拓利军赶到时,病人已经陷入深度昏迷,情况相当危急,拓利军立刻进行急救,等病人血压下降,意识清醒后,又将其带到卫生院作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由于抢救及时,钟万花并没有留下后遗症。
下乡回来的路上,拓利军打开药箱,“你看,药都用完了。老年人容易生病,所以我就多带了点药。”拓利军说,“走村串户送医送药已成为常态了,山沟里住的80%是老年人,他们大多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所以我就得多带一些药,这样他们就能少跑些路。”
现在,拓利军不光承担了王家湾社区1400多人的日常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工作,也是其他乡镇群众的“健康使者”。许多病人来了都是直接找他,甚至有其他县区慕名而来的患者。
“做医生,需要耐得住寂寞,也需要提高水平,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乡亲们觉得在我这儿看病放心,这就是给我工作最大的鼓励。”拓利军一边说一边还在整理药品。他说,快立秋了,天气一变冷,山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容易“头疼脑热”,他需要赶紧再准备一些药。
通讯员 马志青 文杰
新闻推荐
贫困户张桂富正在樱桃园里锄草在***攻坚战中,安塞区把大力发展中长期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途径,在全区掀起了一场产业发展的热潮。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建华镇肖官驿村的益播农民专...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