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和孩子们在一起
见到王琦是在一个初夏的一名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十
早晨,在她简洁雅致的办公室五年的幼教工作,她倾注自己
里,我们作了一番长谈。全部的爱心,付出自己全部精
1979年,王琦出生于安塞力,从普通教师、保教副主任、
县的一个教师之家,家里爸爸、保教主任到副园长,王琦要求
姐姐、叔叔都是教师,王琦从小自己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也憧憬着要做一名教师。1998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头
年延安师范学院毕业后,王琦衔有何变化,王琦对自己的要求
带着自己的“教师梦”,成为了始终如一——认认真真地做好
本职工作。2012年,王琦被选举为延安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对于她而言,这个荣誉背后,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教师,她善教乐教
谈起为何从事幼教工作,王琦浅浅一笑:“其实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中学老师,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才从事幼教工作的。”直到今天,王琦仍然清晰地记得去幼儿园工作报到的第一天。王琦说:“为给同事们留一个精干的印象,我特意穿了一身新买的运动服,没想到当时的园长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明天换一身衣服,要刷漆\’。”王琦这才知
道,当时因为条件有限,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上课,照顾幼儿,还要身兼园里的装修工、粉刷匠等工作,这对刚从单一的中学讲台上过来的王琦无疑是个挑战。“以前我认为幼师教学很简单,无非是哄哄小孩儿,和小孩儿唱唱歌、跳跳舞,然而,真正接触起来才发现,幼师教学其实不简单,不仅要样样精通,还要有耐心、有爱心。”王琦告诉记者,音乐、舞蹈是她的专长,但是绘画、美工她却并不精通。为了给孩子们教好,王琦一切从头学起。为了使幼儿感兴趣、学得快,王琦用了各种办法,经常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幼儿设身处地研究教学方法,
“和孩子说话要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语调,刚开始怎么也放不开,后来发现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们交流沟通,他们才会真正认可你、走近你,想到这些,也就放开了,和他们亲近起来后,上课就变得很轻松了。”
都说幼师像保姆,王琦说,幼师其实就是妈妈,必须付出真心和爱心。 (下转第四版)
本报记者忽弋琛张春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董新银实习生常永航)8月8日,一位年过六旬的残疾人来到本报编辑部,迫切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帮他家渡过难关。他叫温汉岗,妻子叫乔九珍,都是年过六旬的残疾人,是安塞县建华镇谭家营郭塔行政村兔...
安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