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安塞新闻 > 正文

37年村支书 37年致富路——记安塞县谭家营管委会郭塔村党支部书记郭九旺

来源:延安日报 2011-04-19 13:54   https://www.yybnet.net/

周建东 本报记者 牛敏

从安塞县城驱车四、五十公里,便到了郭塔村。郭塔村隶属建华镇谭家营管委会,全村446人分属4个自然村。因大山阻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里交通极为不便,进出都要肩挑手提,农民守着贫瘠的土地,全年人均不足5斗粮。而如今,村里基础设施完备,道路畅通,山地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村顺利实现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500元。昔日的烂摊子,变成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窝子。村民说,这一切变化,都与当了37年村支书的郭九旺密不可分。

第一次听到郭塔村老支书郭九旺的事情,是从安塞县的一个干部口中。他说,要论郭塔村,如今71岁的老支书郭九旺绝对是一个特别的人,他是整

个谭家营年纪最大、在职时间最长的村支书。别看他年纪大,可绝不是一个跟不上步调的人。

郭九旺是从1974年开始担任郭塔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的,随后就是37年的连任。在村民眼里,郭九旺非常实在,一件事情要么不办,要办就要办好为止,在群众中很有威信。

(一)

1963年,高中毕业的郭九旺回到农村。因为是当时少有的文化人,1966年初,他被推选为生产队长兼会计,同年底又被推选为大队长兼村委会主任。当时的郭九旺已经逐步表现出较为超前的发展意识,郭塔村就是这个时期在他的倡导下一步一步从平均主

义走向了按劳分配。到1968年,全村人均粮食收入由原来的不足80斤,增加到人均150斤。1974年,郭九旺正式担任郭塔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面对郭塔村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人心涣散,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极端困难的状况,郭九旺思谋良久。民以食为天,如何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

因为是山区,耕地面积较少,每年在山坡上打坝修农田就成了生产队的必修课。那个年代群众的收入很低,劳动强度却特别大,白天种地,干自己家

的活,晚上还要集体出工修农田,大家怨声载道,有的消极怠工,有的浑水摸鱼,干活效率极差。郭九旺从按劳分配制度中得到启示,他把打坝任务分配到各家各户,并采用奖优罚差的方式对劳动结果进行验收。他每天都坚持和群众一起出工,一边及时疏导教育,改变他们的落后观念,一边监督检查,确保修田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2年下来,郭塔村比以往多出了100亩农田,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5石。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生产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安塞:小水窖“灌溉”大产业

本报讯(谭志学)五月的鼓乡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在安塞县沿河湾镇方塔村,农民王庭明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果园清理杂草、修剪树枝忙个不停,果园里的一个个圆形集雨窖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安塞县解决制约...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7年村支书 37年致富路——记安塞县谭家营管委会郭塔村党支部书记郭九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