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写真
□本报记者 赵仁贵 文/图
挣脱大城市的拥堵与喧嚣,一扑进雅安,满眼的绿浓得化不开。
雅安植被覆盖率高达85%,是名副其实的 “生态天堂”。拜生态所赐,这里的茶叶中制出的藏茶、蒙山茶,香飘茶马古道两千多年;这里的树叶下,最早发现第一只大熊猫,之后中国的“熊猫文化”享誉世界。
“生态”的含义,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本世纪初,雅安以碧峰峡开发模式红极一时,其中透出的是一种由生态文化到文化产业的延伸效应,曾被赞为“生态是雅安的摇钱树”。
在全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雅安凭借“叶尖上的生态”优势,连续数年每年拿出上千万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基础上,从今年起,市本级财政对文化产业投入的专项资金每年至少增加到2000万元,加上七县一区的财政投入,共计1.1亿多元 “撬动”资金,高起点规划、打造熊猫文化产业核心园区和茶马古道文化产业核心园区。以此为两翼,举托文化与城镇、文化与工业、文化与农业等相融发展。
这是雅安立足自己的生态优势,赋予“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以新的内涵与外延之举。6月下旬,记者行走雅安,一探究竟。
A
文化与城镇相融展示地方特色文明
雨中宝兴,熊猫古城风貌塑造工程正一刻不停地推进。9万平方米立面镶贴青砖、小青瓦已展芳容,沿街挑廊装饰接近收工,水景步行街即将落成。县文广局副局长曾蕾说,下一步将建“熊猫风情一条街”,配以雕塑、文展、休闲、娱购等功能,明年之内争创4A景区。
宝兴是国宝大熊猫发祥地。雅安目前约300只野生大熊猫中,有143只生活在宝兴茂密的森林里。新中国成立以来,宝兴已向国家提供了18只大熊猫作为文化使者远赴海外。世界遗产名录将宝兴75%的境域划入核心保护区。
大熊猫文化已经走向世界。作为宝兴最大的特色,熊猫古城——自然熊猫和熊猫文化的结晶体,应运而生。
在曾蕾的办公室,一块头戴大红花的“宝兴县熊猫古城艺术团”新挂牌靠墙站立,据说要授予以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手为骨干组建的新团队。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传统精品文化与城镇特色风貌相结合,这个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显然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融一体,走在一条生态文明的新路上。
与此同时,在名山县蒙顶山周边,秉承叶尖上的生态禀赋,一出文化产业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雅安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被誉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边茶产地,由此孕育了铃声叮当的川藏茶马古道,文化积淀十分厚重。
长期以来,雅安人手中尽管拥有“南路边茶(雅安藏茶)制作技艺”这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以及始于汉代的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却始终处于为江南一带不少品牌茶商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尴尬境地。更不用说携手文化产业,从而获得与其出身相符的世界地位。
时下文化大发展的背景,给雅安藏茶、蒙山茶带来无限生机。在蒙顶山山门牌坊内右侧,一大片仿古建筑逶迤开来。这里正在兴建茶马古镇,处处融入雅雨、雅鱼、雅女“三雅”元素。开发商四川雅鹿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叶泷泽,指着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展板说,园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覆盖了整个蒙顶山和名山县城;设计有12个项目,核心区是蒙顶山茶文化休闲产业区,以及他“最感兴趣”的中国西部茶叶交易区。
满头白发的叶泷泽是 “外来的和尚”——他的另一身份是成都一高校的营销研究员。“这里是中印茶马古道的起点,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熊猫之旅、冰川之旅、高原之旅的枢纽,是不可复制的宝地。”
谈及雅安藏茶依托文化产业走出尴尬的根本路径,他开出的良方是作出“中国西部茶交会”品牌,从而形成国内大的茶叶集散地,由此方可复兴藏茶的全国乃至世界地位。
赋予生态文化符号,形成产业,融入城镇,人们生产生活的文明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B
文化与工业相融呈现独到文化产品
沉睡地下数千年的金丝楠乌木,被芦山人挖掘出来,精雕细刻,平滑的木面在灯光下竟像金丝绒般地泛起波纹,煞是壮观。
芦山已经建起根雕文化一条街,有100多家工艺企业进驻,成为全国第三大根艺市场、乌木根雕排位第一。
步入“天功根雕艺术馆”,眼前一亮:一株几乎已经石化的红豆杉,高达5.6米,正面是“火焰”,背面是“沧桑”,取名中华魂,据说有浙商出价600万元收购。其他或茶台,或桌椅,或人物,均为金丝楠乌木雕刻而成,如玉般温润,诱人伸手轻抚。
老板叫彭富伦,从绘画到泥塑再到根雕,他现在是全县根雕“带头人”。在他收藏在地下室里的宝贝中,有一组十八罗汉根雕令人称奇:全由金丝楠根顺势雕成,人物栩栩如生,充满生活韵味。他笑呵呵地说,“这些罗汉都是根据身边的熟人面相雕刻的”,是“非卖品”。他也有隐忧:“沿海的人来,掏钱只买原材料。政府应保护原料资源,保护本地文化特色。当然,根本之道是尽快把市场做大。”
令人欣慰的是,芦山县已作出规划,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把根雕文化一条街打造成集研发、加工、收藏、展销和培训为一体,配套休闲旅游的根雕文化产业园。
“本土的就是世界的”,芦山人的这份自省自励就是前行动力。
在荥经县,可以领略到另一个文化精品的魅力——“中国黑砂”。这是雅安现存的又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传承2000多年。荥经砂器一条街几乎都是前店后厂,在砂器传习所,43岁的朱氏砂品第八代传承人朱庆平,带我们参观了工坊。和泥、制坯、炼制、上釉,全是手工。1300多度高温炉旁,两个工人头戴压得很低的斗笠,像剑客一样从炉中挑出烧得通红的砂锅。
显而易见,尽管品种上百,但几乎都是炊饮用具。朱庆平看到了危机。他说,荥经有900多万吨黑土资源,“100年都用不完”。黑砂炊具功能在萎缩,只有培育创意,附加文化内涵,做大文化产业,才可能闯出一条大道。
似乎与朱庆平的观念印证,我们在同是传承人的严云杰店内,看到了注入深刻文化元素的黑砂产品,其“泉壶”曾获奥运旅游纪念品设计金奖,而其根据孙子兵法所精心创意制作的“三十六计”36把茶壶,造型独特,古韵犹存,让人“壶中窥豹”,看到了荥经做大做强黑砂文化产业的上升空间。
与之比肩,宝兴的汉白玉,借助文化形成工艺品的市场也不小。在灵关镇二轻工业公司的产品陈列室内,用汉白玉做的花瓶、竹筒、落地灯和佛手等,纤尘不染,晶莹剔透。但寻遍展室,却找不到一个大熊猫工艺品。总经理周常解释说,大熊猫毛色黑白分明,其黑色特别是眼部的黑圈极难制作,原来都是用黑漆画的,不上档次。他们正在进行新的创意与攻关,最终要开发出与国宝故乡相匹配的熊猫工艺产品,摆进“熊猫古城”并卖向海外。
C
文化与农业相融节庆经济薪火相传
奇妙的生态文化,孕育涵养出绚丽多彩的民俗节庆。
在雅安,一年四季都有各种节会在农田、山野上演。名山的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汉源的梨花生态节、芦山的油菜花开·七里夺标节、宝兴的红叶节、荥经的珙桐鸽子花节、石棉的黄果柑节等等。翻阅《雅安印象——非物质文化保护集萃遗产》,不难发现许多省市保护项目都是和农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民俗节会。
如果你认为这些节庆只是本地人丰收后的自娱自乐,那就“太没有文化”了。以连续举办了七届的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为例,节会将茶文化与茶产业“水茶交融”,提升了蒙顶山茶品牌知名度,推动了旅游业发展,2011年名山茶叶总产量达4200万公斤,鲜叶产值达12亿元——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荥经凭借养在深闺的近十万亩野生珙桐——中国最大的植物活化石,举办鸽子花节,展示了龙苍沟的天然美景。“顺便”还带出了牛背山——凤凰网首页刊出22幅高清大图,誉为“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在网络上博得驴友热捧,荥经一时名声大振。
采访中发现,“文化”与“农业”,“生态”与“产业”,这四个亘古以来似乎从不搭调的词,在这片神奇土地上汇聚文化产业舞台,华丽翩跹,亮点纷呈。这里的人们借节会推出农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壮大农业文化产业,最大程度地延伸农业产业链,从而把叶尖上的生态文化效应无限扩张。
宽阔的青衣江上,端午节赛龙舟的号子在雨中飘散。岸边新建的雅安博物馆里,当地出土的东汉大型圆雕石兽,默默享受着新家的惬意。副馆长郭凤武说,雅安的文化家底十分厚重,“汉兽”全国仅19个,雅安就有12个。他认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关键是“在传承基础上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打造出独树一帜的生态文化品牌”。
向雅安决策者求证文化产业的发展新方向,得知他们以熊猫文化和藏茶文化为先导,已在规划筹建没有围墙的“国家级生态博物馆”,全域涵盖七县一区。这在四川是唯一,也是雅安扩张生态禀赋的特色发展之路。
雅安人的目标很明确:打造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强市。
相信雅安,以生态的名义。
新闻推荐
荥经县建立覆盖三级的党代表工作站、工作室、工作点,构筑“党员连心桥”□刘世杰本报记者王飞“‘党员连心桥\’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真是一座联系党群干群的好‘桥梁\’。”9月3日,记者在雅安市荥经...
荥经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荥经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