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雅安 今日名山 今日荥经 今日汉源 今日石棉 今日天全 今日芦山 今日宝兴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今日天全 > 正文

破解交通难题 紧盯特色发展

来源:雅安日报 2020-11-23 09:26   https://www.yybnet.net/

天全县城厢镇龙尾村,是该县36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因村落大部分地域位于陡峭山坡上,这里也被称为天全城边上的“悬崖村”。

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仅有一条从悬崖边凿出,在雨季常有飞石落下的通村公路。而该村也因为道路的原因,成为当地村民安全出行、生产发展的最大瓶颈。

2020年4月,一条全新的通村公路在这里动工修建。如今,新修的道路已建设完毕,当人们再次走进龙尾村,更多增收致富的故事,已变得格外立体。

龙尾村境内的荷塘景色

变化

一条路盘活整个村

龙尾村曾经的村道全长1.4公里,而谈起这条路的“凶险”,该村村委会主任孙毅鹏,提到了多年前发生在村里的一件事。

有一年8月,正值汛期,得知这条路在雨季常有石头掉落,一位驾车回龙尾村探亲的外省女婿,便把车停在路口,迟疑许久也未下决心把车开上去。“最后,还是村里一名胆大心细的村民主动请缨,才将车辆开回了村里。”

相似的故事在龙尾村还有不少,但在今年10月新的通村公路建成后,这些故事便都成了当地人曾经的记忆。

“首先盘活的,是涉及该村第七村民小组的400余亩农田。”龙尾村党支部书记高明斌说。就在今年8月,当全长2.1公里的新路正在建设时,一名来自攀枝花市一家农业企业的负责人,就已第三次应邀到龙尾村考察了。这位负责人考察的意愿很明确,那就是准备以该组其中50亩土地为首期试点,试种一年一季或一年两季的高笋。

龙尾村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水质,为发展高附加值、见效周期短的农作物提供了先决条件。“根据所种高笋品种的不同,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至3500公斤,市场零售价可达每公斤12元至14元。”孙毅鹏说。

此外,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定、销路不愁等诸多利好信息,也让龙尾村人最终下定决心,力争明年开春时进行播种,并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初步发展。

在龙尾村,随新路而来的变化还远不止这些。

今年10月,紧随通村公路主体工程完工,另一条连接龙尾村7组后山山林,全长约2公里的产业道路,也同步动工修建。“等这条路通了,以后卖东西就不用再肩挑背扛了!”看着已硬化的600多米主路,当地已脱贫的村民熬绍荣说。

熬绍荣所说的“东西”,就是在驻村工作队支持下,依托产业扶贫种下的10余亩能出产竹笋的竹林。而在当地,相似的种植面积共有400余亩,但相连道路仅为宽约1米的生产便道。

在这条道路修建前,当地村民虽因种植竹林有了稳增收的保障,但却时刻担忧部分竹笋来不及采摘,白白浪费。“现在好了,新修的产业路宽3米至3.5米,小货车上来完全没问题,在竹林边上就能把产品变成钱。”当地村民孙开文说,除了竹笋会更好卖以外,等涉及龙尾村原第2村民小组的通车入户路完工,他还将改造自家房屋,从事乡村旅游接待,吃上旅游饭。

在当地,已完工的通村新路和老村道相连后,便会有效形成村级产业小环线,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已完成主体建设的龙尾村通村新路

未来

一池水带来新机遇

龙尾村种植着1360余亩茶园,茶园涵盖了龙尾村3、4、5、6四个村民小组的众多茶农。

“面积看似不少,但茶园呈零散分布,亩产值最高仅为2000元。”该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浩说,当地村民种茶积极性普遍不高,青壮年也大量流失。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常年在外务工(含县内)的村民超过400人,几乎占到全村劳动力的三分之二。

出路在哪里?

2018年8月,龙尾村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该县仁义镇老场村开展党支部活动。其间,该村发展稻田养虾并初获成功的经历,就吸引了龙尾村的村干部们。

依托自有水稻田,以及地处当地李家湾水库下方,水源、水质有保障等优势,试点工作很快启动。至2019年4月,龙尾村已成立天全县国全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完成10余亩水稻田基础配套建设。但此后不久,该县农业部门专家的一席话,却让这份热度瞬间降至冰点:“可利用水稻田规模小,很难形成市场效益。”

随后,龙尾村迅速在该县农业部门支持下,依托相关扶持政策,将发展方向调整为以发展观光、垂钓、休闲、采摘等为主的“荷塘+”模式。至今年4月底,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已建起了水域面积50余亩,总面积达100余亩的荷塘。

“建成当年就景观初成,并在今年初显带动成效。”高明斌说,今年5月至7月,纷至沓来的自驾游游客,一度使该村出现从未有过的交通拥堵。“至今年7月底,客流量已达上万人次!”

该村不曾有过的人流,同样让不少村民尝到了旅游业带来的甜头。当地村民马明康开办的辰逸农家乐,最多一天曾接待游客200余人;当地已脱贫户敖庆涛,在自家门前卖炸洋芋、冰粉和小商品,仅1个多月也实现纯收入2000余元……

初战虽告捷,但龙尾村的扶贫干部们,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那就是必须走专业化发展路线,才能收获更多更大的幸福。

经多次商谈,龙尾村在今年9月,与天全某农旅开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按双方约定,龙尾村以荷塘入股,交由该公司统一打造、管理和运营。“后续还将按集约化发展方式打造精品民宿,龙尾村的明天必将更为可期!”王浩说。

本报记者孙振宇

新闻推荐

如何建好现代农业园区?雅安敲定路径图

本报讯(记者郑庆红刘佳)农业多贡献,园区挑大梁。11月5日,雅安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提出以现代农...

天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天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众鸟欢唱的乡村2020-10-23 06:43
猜你喜欢:
评论:(破解交通难题 紧盯特色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