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天全新闻 > 正文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共享绿色健康生活

来源:雅安日报 2017-09-19 11:50   https://www.yybnet.net/

社区居民参与打扫环境卫生。

社区工作人员宣传创卫工作。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天全县城惠风和畅,天蓝水碧,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当地怡人的生态之美和温馨的人文环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适逢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天全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冲刺大会召开,再次掀起了全县的创卫热潮。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乘势而上,发起创卫总决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创卫重点工作,齐心协力,合力攻坚,集中精力,打好创卫的整体战。”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天全县委书记、县创卫领导小组总指挥戴华强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发出创卫总决战的号召。

自今年4月以来,天全县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热潮。从动员创建再到具体实施,县委、县政府坚定使命担当,精心部署、把脉导向,持续不断地攻坚创卫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近6个月来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城乡环境焕然一新,天全县也进入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力冲刺的关键阶段。

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的进程中,天全县城变美了,变靓了。如今,漫步天全县城,从大街到小巷,一处处旧貌换新颜,随处可见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天全,这颗二郎山下的璀璨明珠,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整洁的和川大桥。

干净的天全县茶马广场。

花园式垃圾处理场

如火如荼的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以看得见的变化,改变着天全人的生活。

“以前的垃圾场,影响环境卫生,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很困难。”在天全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任常林的脑海里,位于夹田沟的旧垃圾场,臭味冲天,完全不能满足天全县的垃圾处理。

“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新的垃圾处理场,整个城市的垃圾也可以有地方处理了。”任常林介绍,现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城厢镇马溪村二组小窝子,距县城规划区3km以外,距县城5km,位于县城的侧风向,占地7.34公顷,设计库容量38.78万立方米(Ⅳ类填埋场),采取卫生无害化垃圾填埋处理方式。2015年4月投入试运行至今,主要负责全县城区和15个乡镇的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日处理量100吨。

来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映入眼帘的是许多漂亮的格桑花。虽然是一个垃圾场,但看上去十分干净卫生。巨大的垃圾填埋库区四周也种满了花草,“既然要整就要整好,种一些花,看上去也漂亮一些。”任常林介绍,县委、县政府很重视周围的环境绿化,要把它建成一个花园式的垃圾处理场。

现场,一边两台推土机正在填埋作业区处理刚送来的垃圾,另一边,十多个工人正在铺设防尘布……“调节池还在整改中,等工人们铺好防尘布后,异味能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垃圾处理场负责人高小荣说。

今年3月10日,省环保督察组指出垃圾场排污口设置不规范、无应急池等问题,天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县城管局、住建局立即整治,现在,存在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有了这个垃圾处理场,全县城区和15个乡镇的垃圾处理就有了保障。

整治垃圾场只是创卫过程中迈出的一小步,自创卫以来,天全县通过开展一系列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强化清扫保洁,着力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以及车辆、行人通行秩序,强力清理出摊占道,确保城市卫生、经营、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显著提升。实现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全覆盖,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有序,无占道经营,城区干净、整洁、有序。

“虽然创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还要坚持巩固创建成果,始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健全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素质,让天全变得更美丽。”任常林说。

整洁干净的龙湾湖公园。刘祯祥 摄

城市中的水城花海。

“三无小区”换新貌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是天全县创卫的重要一步。“三无小区”是社区环境卫生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自创卫以来,天全县委、县政府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以网格化区域负责人和单位为整治责任主体,以网格区域负责和行政主管单位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改善城区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面貌,提高城乡居民人居环境水平,确保城区小区环境卫生达到《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

“创卫活动成效很明显,自创卫开展以来,我们真正感觉到了市民对于自己家园的热爱和责任,在居民的日常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创卫所带来的良好效果。”东城社区负责人牟芳表示,自创卫以来,东城社区多次深入到街道、广场、小区积极开展创卫宣传活动,全面了解辖区居民对创卫的认识和评价。

东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到“三无小区”开展卫生大清理活动,社区干部把乱张贴的广告清理掉、把杂物等垃圾清理运走……一些居民见状,也纷纷拿来扫帚等工具,帮助清扫,自觉加入到整治环境的行列中。通过多次集中清扫活动,不但改善了社区环境卫生状况,还带动社区居民增强了环境卫生意识,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一走进青江路16号小区,干净的地面,优美的绿化环境让人不容易联想到这是一个多年的老旧小区。

青江路16号小区就是由昔日脏乱差的小区变成环境优美小区的典型。

以前该小区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卫生条件较差。以前房屋后面堆积着陈年的垃圾,垃圾量大,污水堵塞,场面不堪入目……

因为无人负责,疏于管理,增加了小区的改造难度。为了有效解决小区卫生问题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去年4月开始,社区引导居民自我管理改善小区现状,从全小区128户人中选出7个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进行小区自治管理。

同时,天全县委、县政府从政策、帮扶机制、资金等方面全面开展小区改造,小区的花台、院坝、停车场进行清理整治,修理污水排放管道,新修化粪池,改善基础设施。通过对老旧小区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使小区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业委会的高克茂表示,如今干净整洁的小区,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现在小区管理得好,既干净又整洁,住在这里十几年,看到小区越来越好,我们也很开心。”说起小区的改变,业主李洪佑竖起了大拇指。

和青江路16号小区一样,硫铁矿也是“三无小区”。该小区是一个较复杂的老旧小区,小区环境卫生也较难治理,但自从创卫以来,向阳社区工作人员给居民大力宣传,并帮助大力整改,社区组织居民粉刷墙壁、打扫小区清洁卫生、疏通下水道、安装路灯,清除卫生死角……现在许多居民在创卫中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垃圾一律入袋,不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成了居民的行为准则。

虽然是多年的老旧小区,但小区的环境卫生却很好。“小区最大的改变,是居民卫生意识提高了,卫生习惯变好了。”正在扫地的清洁员彭啟蓝说,她住在这里已经三年了,现在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人参与创卫,人人支持创卫”成为了每一个社区居民的口号。

天全县沿江路新貌。

“舌尖安全”有保障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是天全县委、县政府为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天全发展之需,是惠及民生之举。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天全县扎实有效地开展餐饮行业规范整治,尽全力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做出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县需改造小餐饮303家,已全面开工,完工287家,整体提升了全县餐饮行业软硬件水平。

9月12日早晨,记者在当地一家面馆看到,墙上挂了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上面贴了“备案证”、“健康证”、“食品安全承诺书”。“这对我们商户有很大约束力,我们食物做得干净,大家吃着也放心。”老板高玉琼表示,今年6月份在县食药监局的管理下,办理了备案证,不仅让顾客放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监督。

吃得放心是群众对食品的最基本要求,在走访中,记者看到,县城很多餐馆店内墙上都张贴了“备案证”、“健康证”、“食品安全承诺书”。

“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餐饮行业规范整治,大力宣传并规范整治小餐饮。”县食药监局副局长陈啟良表示,为切实保障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天全县以宣传贯彻《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契机,争取打造出了一个让群众信得过、放心的卫生环境。

今年3月1日,《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结合天全县的自身特点,县食药监局就大力宣传“十规范整治标准”,加强“三小”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大力开展《条例》宣传。

宣传以后,县食药监局组织各村(社区)协管员对辖区内的“三小”经营户进行摸底调查,分类登记。经县食药监局进行审核认定后开展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的备案工作,最后发放备案证、登记卡。

不仅如此,县食药监局主动加强沟通协调,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天然气入户、排污管道埋设、农贸市场熟食店改造、占道经营等小餐饮改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道路两侧室外占道经营的餐饮和烧烤摊点进行地毯式地逐一排查,查堵证照不全、从业人员健康证不齐、经营场所环境保洁差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排查中,责令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限时完善证照,补办健康证,随时保持场所清洁卫生。

经过强力整治,县城内小餐饮已基本达到前厅后灶,餐厨分离,明厨亮灶,亮证经营,信息公开,制度上墙,量化分级管理,小餐饮规范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我来餐馆吃饭,还是要看一看有没有备案证、健康证。看到以后,自己吃得也会比较放心一点。”正在天全县向荣小吃用餐的吴磊说,近段时间,确实看到天全县在食品卫生这方面有很多变化,感觉自己吃得更有保障了。

小餐饮规范整治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这个大系统中不可或缺,任务艰巨、细致、复杂,这是一条没有捷径可走的路,天全县抓住创卫的历史性机遇,在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上走出了一条边实践,边探索之路。

天宣供图 雅安日报记者 郑雨莎

新闻推荐

护卫生命 白衣天使在行动

市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争相填表献血天全县中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参加献血进入秋季以来,临床用血又进入一个高峰期,为解决季节性缺血,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市献血办、市中心血站牵头开展了应急无偿献血...

天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天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共享绿色健康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