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天全新闻 > 正文

茶马古道远 拾掇甘溪坡

来源:黄山日报 2017-07-29 18:10   https://www.yybnet.net/
□白英

“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千年茶马古道,这条绵延千里的贸易商路,以路途充满惊险与艰难蒙上了神秘色彩。四川的茶马古道则由于上世纪50年代初川藏公路的修建取代以至支离废弃,半个多世纪的湮没毁损,而今已是旧迹难寻。幸运的是,在天全县的甘溪坡,人们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遗址,这条在二郎山峰岭间斗折蛇行,在天全河崖岸边临渊攀缘的险峻山道,就是在历史隧洞中遁迹了半个多世纪的茶马古道的一段真实遗存。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二郎山赫赫有名,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修筑川藏线时唱歌唱出名的。天全就是二郎山中的一个小县城,刚过天全县城还不到五公里的样子,G318国道旁,“甘溪坡茶马古道遗址”的石碑矗立于小村口,似是向人们提示踏入此界便到了茶马古道。村子僻静而古老,村中精致的传统民居,曲折的石板街巷,古老的石质器具,蜿蜒的沧桑古道,以及淳朴的民风民情让人叹为观止。听说我们来寻访古道,一位老伯热情地喊来了村里保护茶马古道的李忠荣,正如他的名字,李大哥忠义厚道,原来,他还是一位背夫的后代,所以对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感情更不一般。

甘溪坡曾经是当年背夫歇息之地,村头有一间新建的茶马古道陈列馆中,展示着古道遗留的铁血见证——甘溪坡的老背夫当年使用过的背茶工具,“背好茶包子,手上拄拐子。勒的汗衫子,包的青帕子。拴的半肚子,穿的偏耳子。还有汗刮子,别根烟杆子。爬坡上坎靠拐子,背起背子像驼子,打起拐子像汉子……”李大哥唱起了从父亲那里听来的背夫歌谣中,背着沉重的茶包,还要翻山越岭可不容易,背夫们必须要借助工具。李大哥一一拿起每件工具,给我们讲解起了当时背夫们的基本配置,有背夹子、丁丁拐、汗刮子、麻窝子、脚麻子、溜壳子等,一件件物件虽已破旧不堪,却是那样的有质感,无言地述说着尘封已久的艰辛故事。

在茶马古道博物馆旁边,有一方刻有《古道背夫铭》的石碑赫然立于道旁,李大哥长久地注视着石碑上对背夫生活的记录,满是感慨。历史上,甘溪坡当地从事背夫职业的,也大有人在。甘溪坡不仅是为昔日古道行旅提供歇息的站点,也是为古道交通输出大量背夫的基地。事实上,由于地处古道要津,在茶马互市的年代,甘溪坡人祖祖辈辈都干着背茶的营生。

“十个背哥九个穷,背架子弯弯像条龙”。七十年多前,背茶几乎是雅安周边贫苦农民惟一的谋生手段,背茶固然艰辛,常有人不幸或病或灾死于途中一去不返,但挣来的毕竟是现钱。“好个凉风在高山,好个娇娇路又远,二世做个官家女,太阳不晒雨不淋。”和男人们一起背茶的还有一些生活极为艰苦的妇女和儿童,甚至还有带着哺乳期孩子背茶的妇女,她们为了求生被迫参与其中,因为力气小背得少,报酬也相对更少,最小的“背童”年仅10岁,可背30多斤两条茶。最艰难的还是茶路上的“背妇”们,她们除了跟男人一样出苦力,还要克服更多生活上的不便,路上想小解的时候,得慢慢脱离队伍,走在最后,取下随身带的笋壳,把背夹子拄在拐子上,站立着小便并用笋壳接尿导出。用过的笋壳还不能丢,挂在背夹子上风干后下次再用。

背夫们曾经演绎的历史正在随着岁月消逝,对于当今的人们已是一个日渐远去的背影,但历史会记住他们,世世代代的背夫用血肉之躯筑就了茶马辉煌的千年古道,古道的一石一土也记下了他们的每一寸足迹。背夫之于茶马文化的促进,之于古道交通的开拓,正像《古道背夫铭》所述:“茶马千秋,古道苍茫。先人之风,山高水长!”

新闻推荐

用省党代会精神统揽全局推动工作

省委宣讲团到天全县宣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突出重点工作开创发展新局面雅安日报讯26日,省委宣讲团到天全,就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宣讲报告。天全县四大班子成员、各部门...

天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天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茶马古道远 拾掇甘溪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