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天全新闻 > 正文

众志成城摘“穷帽” 凝心聚力谋发展

来源:雅安日报 2017-07-28 15:01   https://www.yybnet.net/

7月,荥经县新添乡太阳村的红色瓦房,在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和上世纪90年代末相比,如今的太阳村可谓焕然一新。

蒙顶山山腰,乡村旅游如火如荼。蒙山新村的停车场停满车,部分村民开办的农家乐内人头攒动。数着一叠叠“红票子”,村民笑开颜……

七月雅安,绿潮涌动,生机勃勃。

穿行于乡村田野,比骄阳更火辣的,是雅安大地上处处涌动的脱贫攻坚热浪,是脱贫攻坚精准发力让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一个个鲜活事例。

各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各具特色,脱贫举措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村民素质提高,群众洋溢笑容。昔日的贫困村蜕下“穷皮”变成新农村,致富奔康的鼓点铿锵有力。

1.jpg

雅安市创新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大力开展医疗扶贫,为贫困人口撑起健康“保护伞”。

雨城区合江镇张山村:

打破发展瓶颈

走上致富新路

雨城区合江镇张山村地处雨城区、名山区与眉山市洪雅县、丹棱县四地交界处,被称为“飞地村”,地理环境闭塞,发展受阻;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没有因为山高路远受到影响。

怎样才能缩短销售链,让张山村的农产品变商品,又有什么方法能让张山村享受到合江镇旅游发展的红利?

当地党委政府实践“飞地扶贫”模式,引领张山村脱贫攻坚、助力群众致富。

2.jpg

东篱茶社古朴典雅的环境受到游客青睐。

产业发展 红红火火

杜朝英是张山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她带领村民发展茶叶产业。每年盛夏,气温不适宜茶叶生长采摘,对于她而言是相对轻松的一段时间。

但今年的夏季,她格外忙碌,在该镇的塘坝新村打理属于张山村的产业。

“我们村的东篱茶舍、三村人家酒店都开业了,需要打理,现在又正值旅游旺季,哪有时间休息。”杜朝英说。

19日,位于合江镇塘坝村的云台山农业公园凉风阵阵,树林沙沙作响,大量游客在这里消夏避暑。

云台山农业公园不远处,一位茶艺师在古朴典雅的东篱茶舍泡着清香的手工茶,然后款待宾客。如今,东篱茶舍成为合江旅游环线上的一个亮点,受到游客青睐。张山村出品的手工茶叶,在此直接销售给游客,还成为合江镇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中午时分,杜朝英在东篱茶舍接待游客,她接到张山村第一书记文玉全的电话。文玉全告诉她,“云台·三村人家”酒店又迎来一批客人。

“云台·三村人家酒店”为传统民宿,6月正式营业。在开业的一个月时间以来,刚送走一批游客,又迎来另一批游客。

“凭着这两项‘飞出来\’发展的产业,预计今年张山村可增加2万元集体收入。”杜朝英说。

“飞地扶贫” 助推增收

张山村的改变,离不开“飞地扶贫”模式。

考虑到张山村发展中地理环境的不利条件,该镇制定“飞地扶贫”模式,按照“壮大蚕桑生产业、推进丝绸加工业、辐射带动旅游业”的思路,引进伊格尔丝绸公司入驻塘坝村,建设占地760平方米的“南方丝路驿站”丝绸博物馆,组建农业园区,吸引游客观光购物,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同步宣传推介张山村。

同时,该镇发展较好的塘坝村、魏家村对张山村进行帮扶,由张山村在塘坝村租赁1.1亩“飞地”,打造东篱茶社手工制茶体验馆,展销张山村茶叶产品;同时,张山村、塘坝村、魏家村三个村共同参股,利用塘坝新村新居打造起民宿酒店,实现共同发展。

在项目建设中,为节约成本、节省资金,塘坝村、魏家村、张山村党支部展开共建帮扶,充分发挥“飞地党建”模式——张山村村民来回不便,塘坝村、魏家村联合党支部组建党员义工队,义务参与“云台·三村人家”酒店、东篱茶社等项目的修建;前往张山村帮助贫困户维修房屋、美化庭院、采摘茶叶等。

“在‘飞地扶贫\’模式的助推下,我们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文玉全介绍,去年,张山村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实现“户脱贫”的目标,村民有信心跟着发展的春风,在年底实现“村摘帽”。

心声

第一书记文玉全:产业发展起来,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四好”新村,让大家的精神也“富裕”起来。

雅安日报记者 杨瑞

天全县老场乡六城村:

壮大集体经济

夯实增收渠道

今年,天全县老场乡六城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施“四大提升工程”和坚持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建强基层组织,着力壮大主导产业,为六城村全面建成幸福美丽小康村打下坚实基础。

3.jpg

六城村通过便民超市、盘活闲置土地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助村集体经济增收

7月19日8时30分,一场阵雨落下,闷热的天气变得凉爽。在六城村众汇重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副理事长杨宗富看着雨水,脸上泛起笑容。“这段时间天气太热太干,不利于重楼生长。这场雨能缓解这种情况。”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发展重楼200多亩。”六城村第一书记高晓明介绍,对比年初,又新增50亩左右。

目前,重楼种植已成为六城村的主要产业之一。重楼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六城村和周边村组不少农户加入合作社,现在合作社社员壮大到110多户。

“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户脱贫,更重要的难点是在村集体收入这块。”高晓明说,六城村村委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商议,确定登记成立村资公司——天全县老场乡六城村农旅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用于奖补的政策性产业扶持资金,通过股权量化,每年按比例进行保底分红和赢利二次分红,确保政策性奖补资金的保值增值。目前,通过注入天全县众汇重楼种植农民合作社党建示范资金和科技示范扶持资金,实现村集体保底分红收入5000元。

2016年10月,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在充分征求广大村民以及帮扶部门的意见后,盘活利用六城新村聚居点闲置土地资源20亩,与天全县瑞毅峰公司签订产品回收协议。在该公司的技术支持,以及帮扶单位的资金帮扶下,该村开始发展金银花种植。目前,已发展金银花100亩,其中20亩作为村集体经济产业。两个月前,成片金银花竞相开放,首届金银花采摘节也拉开序幕。这一产业为村集体收入注入更多活力,实现集体经济增收8386元。

多渠道加快增收步伐

“六城村增加集体收入的方式还有很多。”高晓明介绍,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六城村多渠道、多方式确保增收落到实处。

走进六城村便民服务中心,两排货架上,摆着饮料、油盐酱醋等杂货和金银花产品,以及生态米等多种特色产品。便民超市里有一台电脑,是村里的“邮乐购”电子商务平台。打开平台,上面显示出金银花、土鸡蛋等特色农副产品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可实现本地农副产品的网上销售。”

利用村便民服务中心开设小超市,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建设,六城村通过自建的实体销售网点开展“农超”对接,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方式,达到助推旅游和便民服务的双赢。目前,便民超市为村集体收入增收6500元,电商增收5200元。

高晓明表示,六城村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措施还有一项,但不在村里。2016年9月,六城村抓住G351线建成通车的机遇,经多方协调,投入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3万元,在位于老场乡禾林村二号桥路段建成固定广告牌位一处;随后,一家企业与其签订为期5年的租用协议,每年租金5000元。这笔收入也成为六城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

心声

第一书记高晓明:截至目前,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已超过3万元,预计今年底能突破4万元。从2016年六城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突破,到现在快速增长,离不开各方面的帮扶,六城村将以“户巩固、村退出、达四好”为目标,努力走上奔康致富之路。

雅安日报记者 肖科

名山区百丈镇石栗村:

精准帮扶送实惠

贫困户成功脱贫

近日,回家的路上,脱贫户韩贤均哼着小曲,引得乡亲十分好奇。

“今天去县里的医院看病,不仅享受‘绿色通道\’,看病不用排队,就连看病的钱也因为享受‘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几乎全免……”韩贤均急着赶路,想快点把这个好消息与家人分享。

韩贤均一家于去年年底脱贫,是名山区百丈镇石栗村最后脱贫的贫困户。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脱贫攻坚中,通过政策引导,改善基础设施、升级茶产业等措施,石栗村160名贫困户全部成功脱贫,距今年年底实现村“摘帽”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4.jpg

名山区开展“回头看”,走访了解石栗村脱贫户现状。

昔日卖猪众人抬

今朝路通买摩托

石栗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明介绍,过去,该村供人通行的仅是一条半米左右宽的田埂,泥泞难行,还被小河沟阻断。同时,这一带遍布茶园,道路的缺失使村民管理茶园十分不便,仅肥料运输一项,就要增加不少开支。

除了种茶,这里的村民还喂生猪。村民杨继芬回忆,以往为了把猪运送出去,一般由4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出去。

灾后恢复重建中,该村的道路建设从2014年7月施工到8月投入使用,仅用一个多月时间。

李永明说,这条路修好后,除了出行便捷,也为村民省下不少钱,现在运输一头生猪,运输成本节约300元以上。

如今,这条路上,茶商、猪贩往来频繁,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把茶叶和生猪变成现钱。

道路通畅后,不少农户家里买了摩托车。这也是石栗村近年来较大的变化之一。杨继芬说,近几年,石栗村的路修好了,还有新的村文化活动广场,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除了买摩托车,有的乡亲还买了小轿车呢。”

为改善村民的交通条件,石栗村还修建了2座人行便桥和2座车行便桥。

发展产业促增收

百姓致富有门道

“妈,我回来了。今天看病没要钱,医生还给我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他们还说要经常到村里来给我做健康检查。”

炎热的天气,刚进家门的韩贤均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赶紧给母亲“报喜”。

早年间,韩贤均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只能卧病在床;现在能下地走路,全靠党和政府的帮扶。该镇与卫生医疗机构衔接,争取专家帮助,不仅让韩贤均恢复部分劳动能力,就连看病的钱也基本上免了。

“对韩贤均家的帮扶,不仅有政策兜底,还有产业帮扶。”百丈镇人大主席秦浩说,该镇将韩贤均一家都纳入低保范围,还帮助他改良茶叶品种,增加收入。

韩贤均家的4亩多茶叶已经全部改良,改良后,茶园每亩产值从2000元左右增加到近7000元。

在各方的帮扶下,如今,韩贤均一家的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并于去年成功脱贫。

“茶叶是石栗村的主要经济产业,全村有1187亩茶园,目前已改良茶叶1000亩左右,改良后的茶园亩产值比以往增加近5000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百丈镇扶贫办副主任王波说。

心声

第一书记陈曦:接下来,石栗村将充分发挥“五个一”机制的力量,扎实推进全村“五个一”和“回头看”帮扶工作,防止返贫情况发生,确保石栗村今年年底前实现村“摘帽”的任务目标。

雅安日报记者 蒋阳阳

5.jpg

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为雅安市脱贫攻坚工作助力。

石棉县先锋乡解放村:

思想得“解放” 脱贫攻坚硕果丰

在石棉县海拔1400米至2000多米的中高山地带,石棉县先锋乡解放村的脱贫牵动着不少人的心。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以前,这里的村民靠种玉米和打工维持生计。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村民观念保守,解放村脱贫的出路在哪里?

6.jpg

帮扶干部了解解放村产业发展情况。

越住越美的堡子

刚到解放村工作的第一天,第一书记张正全踩着牛羊粪走进解放村的堡子,“五味陈杂的心情顿时油然而生”。那时,张正全下定决心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为村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于是,他带着村干部和村民拿起扫把、铁锹,用一个星期时间,对解放村主要路段、排水沟和角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

踩不到牛屎羊粪,空气中没有异味,村居环境得到改善。解放村的大变样,也让随后的村规民约制定格外顺利。

解放村是以木雅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堡子,仍是当地村民的居所。由于长期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这个距县城仅23公里的村子与外界的交流少之又少。

脱贫攻坚以前,晴天踩牛羊粪便,雨天踩稀泥如同家常便饭,“因为习惯了”,村民也没觉得有太大影响。到脱贫攻坚开始后,第一书记驻村,将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村民喝上干净的饮用水,有了对比后更加珍惜的村民说,“做梦也没想到堡子变化这么大。”

越来越好的产业

解放村林权纠纷是解放一组与二、三组长达10年的遗留疑难问题,也是影响解放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张正全上任后,这个难题就压在他的身上。

反复做双方主要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争取双方的理解和让步,有理有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张正全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化解疑难问题,解决了制约解放村村民发展的思想包袱。

放下思想包袱,解放村的产业发展开始加速。

青脆李800亩、猕猴桃437亩、核桃1065亩,2000多亩经济作物几乎将解放村的田间地头占满。此前,放弃传统粮食改种经济作物,对思想保守的村民来说,有点难以接受。

为扭转村民的思想观念,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张正全多方联系,多次邀请专家实地查勘,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并结合解放村实际因地制宜,把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作为***项目在全村推广。

解放村1组,全组种植红阳、金艳、黄金果等多个猕猴桃品种,并发挥党支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在全组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石棉县木雅藏寨猕猴桃合作社。

杨福高是解放村中种植猕猴桃的第一批人之一,“一共种了30余亩猕猴桃,今年挂果,预计可以增收2.5万元。”

以前的解放村,田地里种的是玉米,而如今,村民们精心管理着自己的产业,他们相信,解放村会越来越好。

心声

第一书记张正全:下一步,要把解放村现有产业引导好,做出精品;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让村民过上“四好”新生活。

雅安日报记者 胡月

荥经县烈太乡虎岗村:

找准病根治贫困 资源效益富民生

“观念需要转变,致富途径和手段有限……大多村民延续自给自足的种植养殖模式,对增收致富信息不敏锐,有信息也苦于没技术,即便有信息有技术,也缺乏启动资金。”这是驻村之后,虎岗村第一书记晋兆平为这个贫困村的“号脉”。

到2016年底,虎岗村交出阶段性“成绩单”,全村已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9000余元,所有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贫困村已具备“一低五有”的退出条件。

7.jpg

虎岗村产值4000万元的山泉水厂顺利投产。

村里有了富民产业

荥经县烈太乡北侧的虎岗村,是该乡唯一的高山村和贫困村,全村有耕地约1335亩,林地约3121亩;村民以传统的猪粮经济度日,收入来源以传统种植养殖和闲时务工为主。

调整产业结构时,村民的心情也很复杂——油茶苗投入、管理技术、市场销路、风险抵御等,都是他们的短板。

驻村工作组没少花心思,积极促成村委会与雅安市一家公司签订了20年保底回收协议,进一步保障农户利益;争取到1500元每亩的农业补贴政策,缓减投产前的经济压力;免收贫困户茶苗费5万余元,减轻贫困户生活负担……

面对全村农业产业发展单一的现状,驻村工作组从扭转村民发展观念入手,多次带领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确立了全村长期种植油茶、短期种植墨西哥辣椒等特色蔬菜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为虎岗村找到一条“以短养长、长效发展”的路子。

村民有了致富出路

今年3月,投资近1000万元、年产12万吨、产值4000万元的山泉水厂在虎岗村顺利投产。企业以提供资金支持、就业岗位,以及入股分红等方式,助力贫困村增收致富。“企业每年向虎岗村提供一万元以上资金支持,每销售一瓶水捐赠1分钱,每销售一桶水捐赠1角钱,预计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企业还向虎岗村提供就业岗位约20个,每个岗位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村民们说,水厂的建设、油茶的种植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离不开驻村工作组的努力。水厂选址,大家一致提议将水厂建到半山腰的村子里,晋兆平却力排众议,将水厂建在烈太产业园区。

“山上交通有限,今后运输成问题,也不利于水厂的持续壮大和发展。”晋兆平以“先有路、才能富”的道理说服大家。村民看到晋兆平生病也没离开岗位,与大家有暂时的分歧也依然从全局考虑之后,对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也越来越足。

信心决心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驻村工作组的工作档案里,依稀可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影像:“烈太循环经济园区到村委会的通村道路是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虽然有的地方已经完成加宽硬化,但还有1.2公里道路不畅。凉水组、花坪组、大林组通组道路需要加宽硬化……”

另一组数据则记录着当地的变化。“近两年来,全村整合各类资金600余万元,其中包括积极争取协调的社会扶贫资金40余万元;扩建道路7公里,新建便民桥2座……”

心声

第一书记晋兆平:对于产业,立足资源谋发展,是我们的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如此,山泉水加工厂亦如此。村里还在利用乡村超市发展村电子商务,让土特产进城,让城市货入村。

雅安日报记者 唐小未

宝兴县穆坪镇新民村:

富民产业正壮大 交通更畅促发展

关于脱贫,宝兴县穆坪镇新民村有这样两组“诊疗处方”:

一是发展经济附加值较高,劳动力投入强度不大的特色产业;二是政策兜底和产业扶持,确保完成全村脱贫攻坚任务。

发展山药种植,壮大一个产业;打通交通“肠梗阻”,完善富民产业路……找准方向后,如今的新民村脱贫攻坚步伐愈加稳健。

QQ截图20170728093702.jpg

新民村村民李廷军查看山药长势。

打造富民支柱产业

“两山夹一沟,生态环境好;过去点玉米,今日种山药;富民产业兴,日子渐兴旺。”这是脱贫一年多后,村民李廷军总结的顺口溜。

通过发展山药种植,土鸡、野猪、山羊养殖等,包括贫困户在内的不少村民,都走上脱贫增收奔康的道路。

20日下午4点,村民李廷军来到距家不远的一片山药地中忙碌。

2015年11月,在新民村驻村工作组的支持下,李廷军牵头成立军胜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底,合作社成员大幅增加,从8户增加到32户,但种植面积却只是小幅增长,从20亩扩大到50亩。

李廷军总结其中缘由,“主要是村民担心面积扩大后销售难,即使以优惠价提供种子,也并未得到更多回应。”

转机,来自今年初李廷军遭遇的一次“销售危机”。

今年2月,一位外地客商打来电话,准备收购新民村的山药。还有1500公斤存货的李廷军,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位客商要求每次最少提供10吨,且连续供应。

随后,驻村工作组结合新民村实际,编制出台山药种植发展规划,并争取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鼓励支持新民村扩大种植规模。

打通发展“最后一公里”

2012年以前,新民村仅有一条约3.5公里的通村公路,村民进出村子,都要走山路。2015年底,在多方支持下,新民村已修建10.8公里的通组公路和产业公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

但这些还未达到村民对打通“肠梗阻”的全部期望。

新民村第一书记刘程梁与驻村工作组拿出一份道路畅通计划,并在今年6月开始实施。

截至目前,涉及该村3个村民小组的4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工程,已完成2公里,预计本月底全部完成。这其中,包括养鸡大户李志富、野猪养殖大户苟成彪心念已久,此前尚未硬化的400米通组入户路。

即将实施的,还有村民出入必经之地邴阳沟沟口,一段长约50米的防护网建设。该防护网将有效解决该路段的落石安全隐患。该工程将在8月动工。

目前,3组至4组的道路,是新民村最后一条未硬化的公路。

刘程梁以及驻村工作组,已通过穆坪镇政府提交计划申请,积极争取项目,“力争今年内落实项目,明年完成修建。”

心声

第一书记刘程梁:在已实施23户群众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统筹资金,逐户制定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同时,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帮扶措施,有效促进新民村产业发展。

雅安日报记者 孙振宇

芦山县双石镇石凤村:

探索发展新产业 建设致富新路径

双石镇石凤村是芦山县11个省定贫困村之一,位于芦山县北部山区,距离双石镇8公里,距离芦山县城20公里。过去,因没有产业支撑,这里的村民主要靠出售柳杉原木,或外出务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依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石凤村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将特色生态种植养殖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作为两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9.jpg

石凤村的佛珠加工项目开始试运营。

产业发展新气象

石凤村有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河,被称为“石凤河”。过去一段时间,受生活垃圾污染影响,这条河不仅没了鱼虾,就连当地人也不愿靠近。

如今,这条河有了新模样,水流清澈见底,鱼儿清晰可见。

“这是石凤村的特色新产业,纯天然生态养鱼。”孙跃勇,芦山县石凤生态养鱼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何谓纯天然?孙跃勇一连说出几个“不”字,不建池塘、不用网箱、不投草料、不投饲料,直接把鱼苗投放到河道中,让其在天然水域自然生长,“唯一要做的,是在不改变河道原貌的情况下,用石块堆砌形成人工回水沱,让鱼儿有休息的地方。”

去年冬季,合作社投放了750公斤雅鱼、250公斤红尾条鳅鱼苗。所用资金,来自50户合作社成员;利润则面向全体村民分红。

没有入股也能分红?

孙跃勇说,合作社认为,其余农户虽未入股,但同样参与了河道管理和清洁维护。基于这样的思路,出资股东获得60%利润,剩下40%利润分给其余农户的方案,得到股东和村民的支持。

基础完善促发展

石凤村石宝岩组,一条长约2公里的林区公路上,挖掘机对部分路基进行最后平整。施工方现场负责人王纬,顶着烈日指挥工人做好路面硬化施工前的各项准备。

从6月初起,他所在的施工队来到石凤村,负责该村8条总计2.908公里,涉及4个村民小组的泥结石公路硬化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其中6条,剩余两条将在8月中旬前完成。”

该村上桥组、茶叶岗组的村道提升完善也在进行中。在去年已硬化2.2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初,石凤村第一书记李毅和驻村工作组,为这两个组又争取到2.9公里硬化项目。目前,已完成2.2公里,剩余700米将在8月中旬完工。

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石凤村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今年5月,刚刚大学毕业的谭正伟回到家乡石凤村发展。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以天生桥新村“古楠山庄”农家乐为载体的农村电商创业园,即将正式落成。目前,创业园已签订入驻企业、合作社9家。

对正式投用后如何发展,谭正伟说,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还可以依托创业园平台、市旅发委引入的“旅游直通车”、正在办理中的石凤村腾讯“为村”网络平台等,找到民宿旅游接待、农家乐运营等脱贫增收致富新渠道。

心声

第一书记李毅:下一步,我们将抓好“回头看、回头帮”及“老人户”巩固提升工作;推进佛珠加工项目,确保7月底前投运,将其作为19户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造血”产业。

雅安日报记者 孙振宇

新闻推荐

叶壮赴天全督导调研推动省党代会精神落地落实

雅安日报讯按照省委统一安排和市委工作要求,6月22日下午,省政府副省长、市委书记叶壮前往联系点天全县老场乡督导调研,检查各地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天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天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众志成城摘“穷帽” 凝心聚力谋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