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办的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社区项目启动会议上,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大熊猫文化专家谭楷发布了《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这是大熊猫科研保护与文化传播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形成的一致共识。
《共识》回忆了自1869年大熊猫在雅安被科学发现和命名以后,大熊猫登上世界舞台,从“生物熊猫”演变为“外交熊猫”“文化熊猫”“经济熊猫”,肯定了“熊猫故乡”雅安在大熊猫物种保护、栖息地建设中的长期努力和重要作用,凝聚了大熊猫保护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正能量。
“《共识》的发布,反映了从发现到保护大熊猫的这150年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们环保意识、人文精神全面进步,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共识》的发布者,谭楷对《共识》的理解是深刻的。他说,《共识》发布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确定了雅安在大熊猫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赋予了雅安更重大的责任、更巨大的动力,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时,先行先试推进大熊猫成为“文化熊猫”“经济熊猫”,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过去的150年,大熊猫主要完成了从‘生物熊猫’到‘外交熊猫’‘文化熊猫’的演变,今后的任务着重是推进‘生物熊猫’成为‘文化熊猫’‘经济熊猫’。”谭楷说。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的文旅产业发展名片,旨在将大熊猫打造成为四川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IP,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雅安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地共建先行区,就是要发挥“熊猫故乡”的优势特色,将大熊猫文化打造成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IP,推进文旅产业发展。
至于如何打造大熊猫文化,谭楷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文化产品是人的产品,包括饮食艺术、造型艺术、生活用品等物质成果,功夫熊猫、熊猫玩偶、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也应该努力将‘最美巡护员’、饲养员等倾情坚守的精神财富变成文化产品。”谭楷建议,要发展“粉丝经济”,通过文化产品、文创产品等,让粉丝把对大熊猫的爱释放出来;还要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在大熊猫的管护上多思考,把大熊猫用好用活,让大熊猫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品牌。
雅安日报记者唐小未
新闻推荐
雅安日报讯为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护理人员技术能力,10月31日,“中国——德国养老护理引智项目”培训...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