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消费没有带现金怎么办?不少人的回答是“手机扫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条码支付业务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而通过扫码来完成支付的收(付)款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快捷支付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常常让人防不胜防。为规范条码支付业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对于线下扫描静态码的支付方式,每人每日最多不能超过500元。新规自今年4月1日起实施。那么,新规出台后,市民会作何反应?《通知》到底有哪些规定与我们息息相关?使用扫码支付时,市民该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条码支付业务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专业人士:新规保护消费者的支付安全去年底,央行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除了下发《通知》以外,还同时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两个文件,对遍布大街小巷的扫码支付方式订立“规矩”。新规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另外,新规还将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等级进行限额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分A、B、C、D四个等级,对于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级、B级、C级。而静态码则属于风险防范能力D级,不区分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新规出台后,不少市民坦言,虽然平时能熟练地使用手机支付,但对于静态条码、动态条码的概念却一窍不通。“根据新规,条码支付,即通过扫条码或者二维码,完成收款或者付款的支付方式,分为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俗称‘主扫\’;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俗称‘被扫\’。”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方面专业人士说,因为静态条码长期有效,容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假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根据生活中的案例,条码支付风险乃至用户资金损失也多发生于“主扫”,特别是“主扫”静态条码。因此,央行此新规的出台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消费者:以后尽量多扫动态码新规的出台,让大家对静态码和动态码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少市民纷纷表示,以后使用条码支付时,将尽量不拿手机扫商家的静态条码,而选择让商家扫自己的手机。也有一部分人担心限额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规挺好的,降低了消费者的风险,但是每天限额500元会不会对消费者带来不便?”家住市区城后路的徐莉说,现在出门买件衣服、下趟馆子、上个医院,一不小心就超过了500元,新规出台后,又要开始考虑以后出门带个大钱包了。“其实,新规只对消费者扫静态码进行了限额。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是‘主扫\’还是‘被扫\’。若你在饭店消费600元,要扫商家的条码进行付款的确有点困难,不过这时可以选择让收银人员扫你手机上的二维码即可,这样也相对较安全!”该专业人士说。记者了解到,目前,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还未接收到上级行的相关正式文件。一旦接收到文件,雅安市将加大对实体商户条码收单业务的规范管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雅安日报记者 蒋龙华
出门消费没有带现金怎么办?不少人的回答是“手机扫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条码支付业务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而通过扫码来完成支付的收(付)款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快捷支付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为规范条码支付业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对于线下扫描静态码的支付方式,每人每日最多不能超过500元。新规自今年4月1日起实施。
那么,新规出台后,市民会作何反应?《通知》到底有哪些规定与我们息息相关?使用扫码支付时,市民该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条码支付业务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专业人士:新规保护消费者的支付安全
去年底,央行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除了下发《通知》以外,还同时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两个文件,对遍布大街小巷的扫码支付方式订立“规矩”。新规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另外,新规还将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等级进行限额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分A、B、C、D四个等级,对于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级、B级、C级。而静态码则属于风险防范能力D级,不区分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新规出台后,不少市民坦言,虽然平时能熟练地使用手机支付,但对于静态条码、动态条码的概念却一窍不通。“根据新规,条码支付,即通过扫条码或者二维码,完成收款或者付款的支付方式,分为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识读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用户主动扫码付款,俗称‘主扫\’;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识读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用户被动扫码支付,俗称‘被扫\’。”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方面专业人士说,因为静态条码长期有效,容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假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根据生活中的案例,条码支付风险乃至用户资金损失也多发生于“主扫”,特别是“主扫”静态条码。因此,央行此新规的出台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
消费者:以后尽量多扫动态码
新规的出台,让大家对静态码和动态码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少市民纷纷表示,以后使用条码支付时,将尽量不拿手机扫商家的静态条码,而选择让商家扫自己的手机。
也有一部分人担心限额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规挺好的,降低了消费者的风险,但是每天限额500元会不会对消费者带来不便?”家住市区城后路的徐莉说,现在出门买件衣服、下趟馆子、上个医院,一不小心就超过了500元,新规出台后,又要开始考虑以后出门带个大钱包了。
“其实,新规只对消费者扫静态码进行了限额。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是‘主扫\’还是‘被扫\’。若你在饭店消费600元,要扫商家的条码进行付款的确有点困难,不过这时可以选择让收银人员扫你手机上的二维码即可,这样也相对较安全!”该专业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人民银行雅安市中心支行还未接收到上级行的相关正式文件。一旦接收到文件,雅安市将加大对实体商户条码收单业务的规范管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雅安日报记者 蒋龙华
新闻推荐
上周雅安市副食品价格小幅回升
雅安日报讯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受传统节日集中采购消费的影响,上周雅安市副食品价格继前一周下降后又小幅回升。据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周雅安市猪肉类价格稳中略涨,但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盘古如何开天地 读《茅盾讲中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