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李远森
在汶川、盈江、舟曲、芦山、玉树、鲁甸等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一线,都有李远森的身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社会责任、弘扬志愿精神。
李远森是成都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总队副队长。从2008年汶川地震至今,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救援,哪里就有他的足迹。在多次救援行动中,李远森都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多次在废墟执行生命救援任务,救灾过后,他又以志愿者身份协助安置,帮助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
助老、扶幼、环保等,救援志愿者是各类志愿者中专业技能要求、危险系数最高的服务类型。2008年,李远森成为了一名救援志愿者。多年的志愿工作,用李远森的话说,是那份初心和信念支撑着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份社会责任,在社会需要时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
李远森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医学系,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多年的医务工作中,他逐渐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却是更宝贵的。不管哪里有灾情,他都会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响应、到达。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收到救援行动指令后,李远森半小时内集结好队伍,驱车11个小时奔赴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全力进行挖掘救援。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李远森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带领团队实施生命搜救、挽救挖掘、灾损调研评估等工作。5天里,李远森一行搜救出重伤病员8人,挖掘3名遇难者;协助搭建两个安置点400余顶帐篷。鲁甸地震,李远森和队友一起徒步15公里,克服种种困难到达震中的龙头山镇组织搜救,途中就搜救转运伤员6名,挖出被埋群众3名。
作为成都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总队的一员,李远森又忙又累,但过得充实,他认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救援中,有时他们也会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前行,但是他们不放弃,与兄弟救援队实施地毯式搜索。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受灾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社会责任、弘扬志愿精神。
本报记者 侯初初 文/图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统筹公开选拔县(区)副科级领导干部66名。报名采取现场报名方式,时间为12月5日至11日,...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