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雅安新闻 > 正文

一个老人的坚守彭文春

来源:成都日报 2016-07-25 21:13   https://www.yybnet.net/

林荫街15号院是武侯区一个老旧院落,这个院落新栽了树木,新添了花园,这个时节可以看到鲜艳的花朵,住户也习惯坐在院子里交心谈心,拉近彼此的距离。虽然院名显得有些土气,但这丝毫没影响该院成为一个明星院落,因为那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人,她就是被消防官兵誉为“编外司令”的李光琼。

我认识李光琼老人将近7年了,那是2009年7月的一天。社区书记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位老人从1982年起一直坚持拥军,值得好好宣传一下。

我去见李光琼老人的一路上,眼前浮现出部队官兵参与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情形:他们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冒着余震,冲进废墟,抢救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在想,一个老人缘何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拥军?

老人住在一室一厅的老房子,摆上家具后的房间显得愈加狭窄。我见到老人的时候,她正往布口袋里装蛋糕和袜子,那是她准备慰问消防官兵的礼物。

老人说,消防官兵是世上最可爱的人,他们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比如要进火场灭火,要下河救人,还会帮助市民取马蜂窝。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远离家人,来到我们的城市当兵,我们要懂得感恩。

我有幸随老人一同前往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四中队,老人特意穿了一件粉红色的衣服。老人进入军营,战士都认识她,脸上写着见到亲人的喜悦。老人像出了一趟远门,从口袋里掏出蛋糕和袜子,给晚辈挨个分发,战士们欢呼雀跃。她还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老人平时收集的消防官兵救人的故事,给战士们分享先进榜样的故事。

时隔5年,我再次见到李光琼老人时,她已82岁高龄,身体依然那么硬朗,就是听力有些不好。原本37平方米的房子里摆了四张床,显得愈加狭窄,搬来住的是在华西医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家境困难的白血病患儿将李婆婆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或住在那里,或在那里洗衣做饭。

我清楚地记得有个来自雅安的小女孩,她不幸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从此告别了校园生活。由于化疗的缘故,幼小的生命不仅饱受了病痛折磨,而且头发也掉了,后来变得寡言少语。当她住进李婆婆的家,心结慢慢打开,感受到了陌生城市里一位老人的温暖。她特意给老人折了纸花,还画了画。她希望能用自己的笔多画一些画,让婆婆的家变得更加漂亮。老人乐善好施,与那群白血病孩子成了忘年之交。

每年过节的时候,老人家的电话成了热线,她守在电话边,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候,有消防官兵打来的,也有曾经帮助过的白血病患儿打来的。

老人说,她要坚持拥军,帮助白血病人,除非哪一天真的走不动了。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她坚持做好事?她跟我讲, 8岁时,中过秀才的外公要她想想自己的人生格言,一星期想不好就要被罚站,后来想到了“善以待人、宽以容人、乐以助人、严以律己”这16个字。

后来这16个字成为老人安身立命的座右铭,也成了“家训”。她有空的时候,还会走进社区,给孩子们分享这16个字“家训”,传递这份浓浓的人间真情。

彭文春(武侯区)

新闻推荐

治环境,惠民生,让城市更美丽

2012年,注定是成都城市管理备受关注的一年——5月起,成都市在中心城区开始了24小时“无缝隙”环境卫生作业制,保障城市妆容不走样;6月,全国首个“井盖办”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局设立。“小井盖、大民生”...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老人的坚守彭文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