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喻
“猪王来了!”舞狮开道,骑兵压阵,只见8个彪形大汉,抬着300余斤重的“猪王”徐步走来,让人潮涌动的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大朝乡老街顿时沸腾起来。农历新年将至,各地举办的“年猪文化节”无一不是人气爆棚,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1月30日《农民日报》)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人外出务工,农村大都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天天冷清起来。唯有春节,外出的游子相继回乡,家家户户贴春联、办年货、杀年猪……往日宁静的乡村逐渐热闹起来。春节,既是人们走亲访友感受亲情的时候,也是继承和发扬乡村民俗文化的好时机,尤其是年俗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年猪文化节”受到追捧,就折射出人民群众内心对千百年来沿袭的传统农耕民俗的依恋与认同。
年俗文化不但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从2005年开始,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已连续11年举办“年猪文化节”, “祭祀演绎”、“龙狮灯巡游”、“茶马古道铜人雕塑行为艺术展演”等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一一上演,古镇人气一年旺过一年,村民收入一年高过一年。要让乡村有年味,年俗文化不可少。其实,很多地方都有杀年猪、吃坝坝宴、逛庙会等传统习俗,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出品牌,吸引人气。这方面,北京地坛庙会的做法可资借鉴,庙会不但有年货展示,还有 “祭地”等传统活动的表演,更有艺术家表演各类传统文艺节目、绝活,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游玩。乡村要聚集人气、打好年俗文化这张牌,除了在文化认同上做文章,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吃、住、玩等多层次的需求,让人们有兴趣来,玩得开心,留得住,最终达到传承民俗文化与繁荣乡村的“双赢”局面。
新闻推荐
南丝绸之路、史迪威公路……攀枝花曾经是四川通江达海的通道。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四川省“突出南向,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攀枝花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