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长喜)又是满山药香时,沙湾增添新名片。日前,“全国农业标准化黄连种植示范区”沙湾区传来喜讯,经过省市专家组现场逐项考核验收,该区“省级白术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该区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白术示范基地”,成为沙湾“药农”闯市场的又一张金字招牌。据该区供销联社主任余小荣介绍,经过3年试点,目前已有1700多户“药农”实现了从选种、育苗、移栽、管理至采收、加工的“省标”生产,每亩同比增收600多元,“药农”年人均增收2120元。
一坝二丘七分山的沙湾区,十分适宜中药材种植。近年来,该区将中药材作为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支柱产业,成立了“范店中药材协会”和“范店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并先后创建成“全国供销总社示范专业合作社”、“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国家级“黄连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以“专合组织+农户”的形式,带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形成了以范店乡为主体,带动11个乡镇的8000多户“药农”,种植中药材4.5万亩,其中白术18000多亩,白术种植面积占乐山市的80%。然而,老品种、老办法、老套路的传统种植模式,制约了山区“药农”的小康梦。范店乡先锋村的“药农”熊福希说,村子里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种黄连、白术,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但是投劳多、效益差,亩收入不到1000元,成了“药农”们手上的一块“鸡肋”。
通过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效益,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沙湾区把创建“农业标准化白术示范乡”作为打造白术品牌,拓展山区群众致富渠道的重要举措。为了规范药材种植,提高药材质量,让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联系,该区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中医大学、乐山师范学院携手攻关,聘请专家、教授深入药山,通过栽培模式资料、挂图、现场讲解等方式,向“药农”培训白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广泛推广白术种植无公害除草专用地膜和遮阳网管理技术,让“药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亩产效益,拓宽销售市场。
今年6月初,范店乡先峰村5组“药农”王国权一家5亩多白术生病,死苗、枯苗严重,“弄不好要损失1万多元钱”。正当王国权等“药农”犯愁时,区供销联社和范店乡政府急忙请来专家现场会诊。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秦运潭告诉大家,今年山上雨水多、湿度大,引起根部腐烂所致。“药农”按照专家开出的药方,实施药剂防治,同时加强后期排水、施肥。“不然,哪来今年这一湾又一湾的好白术哟!”王国权感慨道。
品牌凸显磁场效应,药材拓宽致富渠道。“药农”王国权很自豪,如今,沙湾的白术饮片在成都药材市场很抢手,药商随手抓起一看一嗅,药香扑鼻,争相夸购“沙湾货,好白术!”难怪,每逢收获季节,人们都会看到远从雅安、金口河满载着鲜白术的货车驶向沙湾中药材加工厂。
今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沫水牌”、“范店牌”白术一派丰收景象,总产量可望达到6600多吨,实现总产值3960多万元。
新闻推荐
省老年柔力球比赛照片本报讯(余曦文/图)6月29日,由市中区组队代表乐山市参加的四川省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柔力球比赛在雅安体育馆结束。乐山队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取得了套路单人自选第三名、套路...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