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静
7月10日20时30分,省国土资源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中心,电话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穿梭往来。指挥中心正根据最新气象信息,与雨情较严重的成都、绵阳、雅安等地会商,此时,从今年汛期开始的“一日一调度”已经变成了“实时调度”。
针对此轮强降雨带来的地灾防治的严峻形势,省国土资源厅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来抓。目前,地灾防治四川省已有全面部署、工作方案、应急机制,关键是抓落实,要把部署安排落实到每一处隐患点上,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表示,对于地灾防治,除要进一步加强隐患动态排查、全力做好监测预防、加强统筹调度会商、主动开展排危除险外,还要深入推进主动预防避让工作的高效运转。要紧紧抓住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明晰主体责任。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区域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是主动预防避让的工作主体,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特别是专职监测人员是启动和组织主动预防避让工作的实施主体。
二是夯实工作基础。及早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和提高一线防灾能力及意识,都是保障主动预防避让机制成功运转的基础。各地要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主动发现隐患险情,积极采取措施。
三是细化风险分级对策。各地要抓紧研究建立和完善动态的地质灾害风险等级预报,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应急响应要求。当发布暴雨蓝色或地质灾害Ⅲ级风险(含)以上预警信息时,县、乡政府要会同村社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区域受威胁群众主动预防避让。
同时,充分发挥一线监测人员、防灾责任人的临场判断和决策作用,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及灾情、险情,随时监测危险区和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主动避让撤离。
此外,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健全和完善主动预防避让激励制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飞)7月10日,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被洪水袭击的第三天,记者再次进入上里,两台推土机正在公路上清除洪水退后留下的淤泥,古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保洁员、商铺店员、村民等忙碌清淤的身影。...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